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欧丽梅 《现代医院》2006,6(4):70-71
目的探讨改良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的护理。方法总结15例因膀胱癌行可控性膀胱成形术的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及支持疗法,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各种引流管的固定情况,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5例膀胱癌患者均成功行可控性膀胱成形术,术后通过精心的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8例患儿采用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前一周均行清洁回流灌肠,加强营养支持、抗炎、补液对症治疗,术后加强一般护理,尿管、肛门创口护理,2周后予扩肛治疗。结果 8例患儿中7例成功行肛门巨结肠根治术,1例长段型巨结肠需开腹手术治疗,全部病例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加强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的护理是经肛门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成功的前提,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病例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分析1990~2004年我院收治的56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合近年文献,评价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56例均行手术治疗,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2例;Ⅰ期行横结肠切除5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26例;Ⅰ期行左半结肠或上段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Hartmann造口术)、远端关闭待Ⅱ期吻合术12例,其中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1例行回肠横结肠捷径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2例,切口裂开2例,呼吸衰竭及心肌梗死各1例,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死亡2例,病死率为3.57%。结论重视对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选择合适的术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对于左半结肠癌或上段直肠癌致肠梗阻,做好术中的肠道减压及灌肠、行Ⅰ期左半结肠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IBM模式下延续护理对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50例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方案。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50例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IBM模式下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 0. 05),观察组干预后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P 0. 05),干预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IBM模式下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注射器代替负压吸引装置对伤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伤口护理中心就诊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负压吸引装置进行伤口护理,观察组采用注射器对伤口愈合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3周观察组伤口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观察组伤口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和自拟症状评分的情况,发现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自拟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时间以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康复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费用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器代替负压吸引装置对伤口愈合进行护理,减少了伤口与外界接触的面积,防止感染,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溃疡的临床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溃疡患者共130例,予以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同时予以优质围术期护理,观察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130例患者负压引流治疗联合规范护理后均痊愈,治疗当天或次日开始出现创面坏死组织液化,愈合时间14~26 d,平均愈合时间(22.7±1.6)d.治疗及护理期间未见负压失效、局部或全身感染.结论 实施VSD治疗的同时予以规范术前准备、优质术中配合及密切术后观察护理可有效提升慢性溃疡负压吸引效果及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9.
38例膀胱填塞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填塞是泌尿外科相对少见的一种急症,是指短时间内泌尿系统发生较大量的出血,血液未能及时经尿道或其他引流管道排出体外而凝集成血块聚集在膀胱内。临床表现主要为肉眼血尿,呈鲜红色,常伴有血块,继而尿流中断或尿管引流不畅(因大量血块堵塞)通常患者有明显的下腹憋胀感与疼痛,精神紧张。通常下腹部叩诊或B超检查可发现。常见原因较多,如:前列腺增生、泌尿系肿瘤、闭合性腹部外伤、前列腺切除或膀胱手术后。临床资料:本组共38例,其中前列腺增生(或并发急慢性炎症)27例,膀胱肿瘤4例,膀胱炎2例,膀胱外伤破裂4例,肾脏肿瘤1例。经治疗及护理均康复。  相似文献   
10.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的常见肿瘤,本文报告5例因膀胱癌行可控性膀胱成形术的护理体会。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及支持疗法,术后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各种引流管的固定情况,注意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成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