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组社交技能综合康复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工娱治疗,训练组另接受小组社交技能综合康复训练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在人组时、训练12周末分别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和再住院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综合康复训练12周末训练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SSPI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一年内训练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小组社交技能综合康复训练并实施代币强化行为疗法,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人际交往能力,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其受损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和再件院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51例, 干预过程中因患者中途出院等原因, 实际完成了93例, 干预组47例, 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社交技能训练, 干预组另外实施8周的CCRT。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交技能评定目录量表(SSC)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 干预组PANSS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总分、阴性症状评分分别为(46.36±9.33)分、(11.15±3.53)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51.06±10.26)分、(16.42±4.75)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5.41, 均P < 0.05);干预组SSC量表评分总分、冲突解决能力评分、建立关系能力评分分别为(16.05±6.85)分、(3.36±1.65)分、(3.14±1.83)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21.08±8.24)分、(5.92±2.35)分、(6.75±2.51)分, 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3.
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武艳红  郭志芳  樊献丽 《护理研究》2003,17(14):848-849
在精神病住院病人中 ,病人由于受精神症状或外界因素的支配 ,常常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它直接威胁着病房工作人员及其他病人的人身安全[1] 。因此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并养成仔细观察病情的良好习惯 ,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是很重要的。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小组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及一般工娱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8周的小组音乐治疗。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在干预前、干预8周末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观察指标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8周的小组音乐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IPROS总分的评分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IPROS各因子及总分的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组音乐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康复疗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樊献丽  李晋华 《护理研究》2009,23(7):1928-1929
循证护理(EBN)是指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与基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最好的护理措施为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其核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模式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化护理模式发展。循证护理已经成为专业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2007年1月-2007年12月,将循证护理应用到80例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干预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紧张型分裂症是以精神运动障碍为突出的表现,临床以紧张性木僵多见,其突出表现是运动性抑制。轻者动作缓慢,少语,少动,或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不动;重者终日卧床,不食不动,不语,对周围环境刺激无反应。我病区于2008年6月8日收治1例紧张型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樊献丽  李晋华  刘世兴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906-2907,2932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处置和重返社会技能训练程式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工娱治疗,训练组另接受药物自我处置和重返社会技能训练程式各4周,患者出院后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大体评定量表(GAS)在训练期始、末和随访期半年末结束时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SAPS和SANS、SDSS和GAS)的评分(z±S)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参加药物自我处置和重返社会技能训练程式训练后8周末、随访期半年末结束时训练组SAPS、SAN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A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随访8周时训练组的复发再住院率(2.4%)低于对照组(7.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最后时点随访期半年末结束时训练组复发住院率为7.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药物自我处置和重返社会技能训练程式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提高其药物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社会功能和社交技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循证护理在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干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护理(EBN)是指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与基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最好的护理措施为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其核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模式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化护理模式发展.循证护理已经成为专业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1].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2007年1月-2007年12月,将循证护理应用到80例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干预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积极个案管理模式及普通诊疗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转归的影响.方法 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收集2016年9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符合入组及排除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其中干预组82例,对照组82例,治疗12周末对诊治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间有无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