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_2作为超声造影剂早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应用,在肝脏方面的应用也有多篇报道,但多为经肝动脉途径进行造影的。本研究通过留置的门静脉导管进行CO_2超声造影,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肝癌术后门静脉插管患者11例,包括肝癌未切除放置导管或肝癌已切除而行预防性插管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8岁。造影均在术后2周~2月之间进行。11例中有5例肝癌未切除,导管  相似文献   
2.
脊索瘤(chordomas)临床上罕见,文献报道仅见原发性肿瘤的2%~5%,系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残余脊索组织,常发生于颅底斜坡、鞍区和脊柱骶尾部.鼻咽脊索瘤属颅底脊索斜坡型范围,其位置深在,生长缓慢,早期症状隐匿,晚期可出现鼻塞、鼻出血、通气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故易误诊[1].现将笔者所遇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70例NEC患儿和140例非NEC新生儿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NEC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统计NEC患儿治疗方法,将手术治疗患儿按照其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手术年龄≤7 d)和晚期手术组(7 d手术年龄≤28 d),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NEC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胎膜早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喂养方式与非NEC组存在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新生儿体重2.5 kg、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是新生儿NE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母乳喂养是新生儿NEC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早期手术组手术指征、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与晚期手术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NEC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和母乳喂养,需根据NEC患儿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对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的指导意义以及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ICP监测组51例,对照组59例。结果: 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显示ICP监测组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中甘露醇使用量、ICU住院时间,ICP监测组均好于对照组,对于术后迟发型血肿和颅内感染两组并无差异(P>0.05)。 结论: ICP监测对于颅脑外伤术后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以及合理药物使用,且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婴儿血管瘤分别采用普萘洛尔、平阳霉素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血管瘤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56例.A组给予普萘洛尔治疗,B组给予平阳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Ⅱ~Ⅳ级)为96.43%,较B组82.1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症状改善幅度超过50%(Ⅲ~Ⅳ级)方面,A组为85.71%,较B组57.1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5.36%(3/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管瘤患儿采用普萘洛尔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平阳霉素,但二者临床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0月间,我院109例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6例患儿并发阴囊水肿,发生率0.05%;3例并发阴囊积液,发生率0.03%,未有复发,其余105例患儿术后一周左右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痛苦小,一般仅需15~50min;且术中出血量少,疝囊结扎可靠,便于腹壁修补,复发率及其他并发症相对较低,切口小而不影响美观,有利于术后患儿尽快恢复,其安全性及精准性较高。目前认为,是临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小芳  钟淑浪  樊亮 《护理研究》2012,26(12):1125-1126
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一种先进术式,是在彻底清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和鼻窦结构,通过重建鼻腔通气引流,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和生理功能[1].但由于鼻窦炎及鼻息肉手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治愈一般需要3个月至半年的时间[2].在此期间,能让病人遵医嘱主动、按时来门诊复诊从而提高手术疗效是一个非常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我科对120例鼻一鼻窦内镜术后病人予规范的术后复诊管理,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解预处理微波法提取积雪草中的积雪草总苷。对酶解预处理温度、酶解时间、液固比、微波辐射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根据考察结果选择酶解预处理温度、液固比、微波辐射时间3个因子进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酶解预处理微波提取积雪草总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提取模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积雪草总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 ℃,液固比36,酶解时间30 min,微波辐射110 s。在此条件下积雪草总苷的得率为27.10%。该方法与传统提取法比较,具有提取速率快、目标成分得率高的特点,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樊亮 《双足与保健》2017,(10):133-134
目的针对关节镜下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2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的青少年患者。对所有患者按照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术操作标准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护理。对患者进行回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术后即刻,关节适配角、髌骨外侧角、髌骨倾斜角等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术后12个月内,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髌骨外移距离,术后各个时期与术前对比,以及术后12个月内与24个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各个时期与术前的膝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关节镜下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术治疗方案在矫正维持性方面,效果不够持久,但能够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