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分组管理模式在动静脉内瘘(AVF)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MHD护理措施;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80例MHD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士主导下多学科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下降率(URR)、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动静脉内瘘MHD患者透析效果,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血液透析时用红光照射方法来降低血磷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采用MRX-1体外红光治疗系统照射治疗组患者体外循环管中的血液,每次照射时间持续60 min,以10次照射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者则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抽血测定血磷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30例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症状减轻;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的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透析后2组的血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进行血液透析时用红光照射体外循环血液能够很好地起到降低血磷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析微量肝素法在尿毒症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我科接收的行血液透析治疗且伴有高危出血倾向的尿毒症患者116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无肝素透析法抗凝,观察组采取微量肝素法抗凝。对两组患者出血情况、体外循环凝血状况、血透充分性、每次透析维持时间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整体尿素清除率(KT/V)较对照组高(P0.05),每次透析维持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透析后凝血酶时间(TT)测量值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尿毒症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采用微量肝素法,既可提高血液透析的效果,又不会使出血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