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黏膜内pH值对胆源性胰腺炎病情预后评估及在决定手术冶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46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鼻插入胃黏膜二氧化碳张力计(TRIP-NGS导管)测定胃黏膜内pH值,每隔12小时测定一次,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将2组数据与外科治疗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pH值变化反映胆源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变化,与器官衰竭数呈负相关;②外科干预治疗与内科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HI〉7.25与pH〈7.25患者开腹手术病死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值对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有指导意义。外科处理原则是:①胆道无梗阻,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②伴胆道梗阻,先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B超导引引流、腹腔灌洗等,如胆道引流不畅或pH值持续下降,则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洛赛克在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应用对胃内pH的影响及其预防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意义。方法将40例患者分成3组,术前均肌注阿托品0.5mg,A组术前1h静注洛赛克40mg,B组术后1h静注洛赛克40mg,C组术后未用任何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动态监测胃内pH值变化,术后记录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结果术中胃内pH增高,与术前相比,A组P<0.01,B、C组P<0.05,A组术中、术后保持pH值6上下,B、C组术后pH值明显下降,术后1h与术前比较P<0.05。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者,A组1例,B组3例,C组5例。结论洛赛克对梗阻性黄疸急性胃粘膜病变有预防作用,洛赛克40mg术前静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螺旋水刀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及水刀碎石的基本参数.方法 通过设定螺旋水刀于不同的作用方式,观察水刀对32组离体肝内胆管结石标本、32组离体猪胆管及31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离体胆管标本的作用情况,并根据统计结果结合临床资料作出分析.结果 5000 kPa至9000 kPa共计5个压强组所有结石标本均被击碎,多重回归提示"结石最小径线"、"结石质量"、"水刀压强"对"碎石时间"的线性影响不可忽视.随压强升高,碎石时间与击穿胆管的时间均逐渐减少.水刀刀头与胆管壁的夹角变小,击穿胆管的时间将会延长.临床应用60例均成功且无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螺旋水刀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可行的,临床应用水刀碎石压强范围取6000 kPa至7500 kPa,频率取1 Hz是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结石与局部胆管炎镜下所见胆管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应用电子胆道镜研究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胆管炎的改变,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改进胸壁分离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行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改进组(35例)与传统组(35例),改进组采用充分利用Trocar长度,经各切口建立隧道会师于胸壁上部空间的方法,传统组采用扇形分离至胸壁上部空间的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改进组与传统组相比,胸壁皮下剥离面积缩小了31.37%,改进组中72 h内引流量、胸前皮瓣区皮肤淤斑发生率、术后疼痛等指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过性声嘶、低钙性抽搐等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径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时,采用改进胸壁分离方法可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经电子胆道镜螺旋水刀碎石治疗胆道结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经电子胆道镜应用螺旋水刀击碎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经电子胆道镜治疗孔插入直径 1 .6mm ,长 3m的内镜手柄 ,螺旋水刀喷嘴对准结石 ,采用压力 30~ 70bar和脉冲 1~ 2次 /s进行碎石 ,击碎后的结石用取石网取出或用水冲出。结果 本组 1 7例 ,碎石 30次 ,每次 1~1 .5h ,其中在手术中应用 6例 ,术后应用 9例 ,在手术中和术后均应用 2例 ,1 7例中共有 5 2枚直径 1~ 1 .5cm的肝内胆管结石被击碎并取净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螺旋水刀碎石效果可靠安全 ,不会损伤和击穿胆管 ,碎石过程不产生热量 ,易操作、压力易调整 ,无痛苦。本研究拓展了螺旋水刀的新用途 ,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并存的胆管炎。方法对11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手术中或术后行纤维和电子胆道镜检查取石中,用胆道镜对结石局部胆管和胆管炎和对服用中药抗炎排石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胆道镜观察到有结石发生的胆管壁同时存在胆管炎,尽管取净了该段的胆管结石,胆管炎还会存在一段较长的时间,甚至可达数月。(2)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患者体温、血常规正常,无腹痛仅表明患者不存在全身性意义上的胆管炎,但患者可能存在局部性意义上胆管炎。(3)胆道镜观察到服用中药排石汤可使胆汁变清、胆管炎减轻、结石松动和移动。结论重视局部胆管炎,对术后患者应采用较长时间的抗感染治疗以净化胆道的感染.也可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纤维胆道镜在诊治胆道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纤维胆道镜在手术中诊治胆道疾病经验。方法 对该院1987~2001年间术中胆道镜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确诊胆囊出血1例,确诊胆管癌并施行相应手术5例,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狭窄5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取肝内外胆道结石97例,结石取净率82%(80/97),并取肝内胆管蛔虫5例。结论 术中胆道镜的应用能显著提高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纤维胆镜在胆道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胆道出血病人在胆道探查手术中行纤维胆道镜检查。结果:检查1例发现肝内各胆道无出血,胆囊管开口处有血凝块附着,胆总管结石,确诊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出血,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论:本方法能确定胆道出血位置,弥补B超、CT、MR和手术探查等的不足,提高胆道出血的诊断正确率;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指导,降低无效手术率和再手术率,提高手术效果;局部应用于止血药或微波凝灼有一定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纤维胆道镜在胆道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胆道出血病人在胆道探查手术中行纤维胆道镜检查。结果检查1例发现肝内各胆道无出血,胆囊管开口处有血凝块附着,胆总管结石,确诊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出血,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论本方法能确定胆道出血位置,弥补B超、CT、MR和手术探查等的不足,提高胆道出血的诊断正确率;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指导,降低无效手术率和再手术率,提高手术效果;局部应用止血药或微波凝灼有一定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