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入住ICU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 2组 :A组 2 1例 ,采用常规治疗 +机械通气 ;B组 1 9例 ,采用常规治疗 +机械通气 +CVVH。分别观察 2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间、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氧分压、PEEP水平、心率、血压及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A、B两组患者在病因、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及平均脏器功能障碍数等方面相似 ,B组患者加用CVVH后 ,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显示 :病死率 ,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其他指标与A组比较 ,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CVVH疗法可有效清除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和各种应激激素、致炎介质 ,明显改善了ARDS患者肺部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术是危重病患者常用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气管切开术有传统气管切开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三种方法手术操作不尽相同,并发症的发生各有差异.毓璜顶医院ICU从2007年开始应用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为减少其气管后壁损伤并发症,2009年对其进行改良,采用扩张+旋转结合的方法,取得很好效果,气管后壁损伤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59岁。二尖瓣脱垂在全麻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两次拔管,均因呼吸无力而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状态下,氧分压75mmHg(1mmHg=0.133kPa),二氧化碳分压48mmHg,潮气量明显低下(体重80kg潮气量280ml),除外心肺因素考虑为呼吸肌无力所致,予新斯的明l哗肌注,15min后潮气量增加50ml,呼吸较前轻松。改吡啶斯的明口服,36h后拔气管插管,氧分压80mmHg,二氧化碳分压37mmHg。  相似文献   
4.
5.
李航  张群慧  梁作鹏 《山东医药》2006,46(24):86-87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的常见并发症,其病变特点不同于一般肺部感染,病情发展快,进展迅速。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实施的肾移植术患者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者共7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至滥用,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发病率和致死率的快速上升,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并对全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积极有效预防控制MRSA感染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对MRSA感染的流行病学、流行原因、治疗及预防对策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部分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浓度、细胞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符合MODS、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1)治疗组:常规治疗+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CVVH治疗;(2)对照组:常规治疗+CVVH治疗.治疗组每天给予2h血液灌流树脂吸附治疗后,继续CVVH治疗10 h;对照组每天给予CVVH治疗12 h,均连续3d.治疗组于每天血液灌流树脂吸附前、2h后及CVVH治疗10 h后,对照组于每天CVVH治疗前后及以后两组均在病程第5、7、10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浆标本置入- 60℃冰箱冻存待检.入室24 h行APACHEⅡ评分,第1、2、3、5、7、10天查T细胞分类,每天监测血乳酸、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液灌流树脂吸附治疗后,血浆TNF-α、IL-6、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分类CD3+、CD4+、CD8+、CD4+/CD8+比值均上升(P<0.05);两组患者比较,在第1、2、3天血液净化治疗结束后,TNF-α、IL-1β、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5天TNF-α、IL-1β、IL-6浓度治疗组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第10天血浆TNF-α、IL-1β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略低(P>0.05);治疗组28 d死亡5例,对照组28 d死亡6例.结论 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CVVH治疗与CVVH治疗均能有效清除血浆中所检测的3种细胞因子,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病程中期(治疗第5天)降低所检测细胞因子的血浆浓度及提高患者28 d存活等方面似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种类、感染菌株的流行、变迁的特点及耐药性的变化.方法 10年监测的结果分成A、B、C各阶段总结,比较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 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987株(76.4%),革兰阳性球菌216株(16.7%).真菌89株(6.9%),排前6名菌株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部位:肺部感染92.3%,尿路感染5.2%,其他(胸、腹、脑脊液、血液等)感染2.5%.结论 ICU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5%),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稍有上升,真菌感染有所下降;绝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保持了较高的敏感性;所有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保持了良好的敏感性;真菌感染中,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比例下降,非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芬太尼为基础的镇静对重症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需机械通气的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芬太尼+咪达唑仑组(F+M组),每组20例。以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评分3分、ATICE人机顺应性评分≥3分为镇静目标。记录镇静前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气道峰压、吸入氧浓度、动脉氧分压、MAAS评分、ATICE意识评分和人机顺应性评分。镇静开始M组以咪达唑仑0.05mg/kg(静脉推注1次/5min),并进行镇静评估至达镇静目标。F+M组以芬太尼0.25μg/kg(静脉推滓1次/5min),并进行镇静评估至达镇静目标。然后M组开始以眯达唑仑0.1mg·kg·h^-1。持续泵入;F+M组开始以芬太尼1.0μg·kg^-1·h^-1持续泵人。每隔2h进行一次镇静评估,调整药物输注速率维持镇静目标,记录呼吸、循环及镇静指标,当芬太尼输注速度达到2μg·kg^-1·h^-1仍未达镇静目标时加用咪达唑仑静脉泵入。镇静中12h和24h各监测一次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镇静达24h时停止药物输注,每30min评估一次镇静深度,记录恢复时间(停药至MAAS评分≥3分的时间)。计算镇静药物费用、药物调整次数、镇静满意程度和人机顺应性满意程度。结果镇静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药物调整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M组的心率、气道压力、呼吸频率、药物费用均明显低于M组(P<0.05);F+M组的脉搏氧饱和度、氧合指数高于M组(P〈0.05)。F+M组的镇静满意程度、人机顺应性满意程度和意识评分明显高于M组,恢复时间较短(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的内科患者以芬太尼为基础的镇静能提高镇静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手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