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作者改进的计算机辅助眶鼻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眶鼻窦黏液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8年1月接受改进的计算机辅助眶鼻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眶鼻窦黏液囊肿45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效果。术后随访25~4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BCVA,logMAR)优于术前(t=7.665,P<0.05),眼球突出度低于术前(t=8.871,P<0.05);鼻窦内引流通道均通畅,无复发,无感染或异物排斥等不良反应。CT显示均得到较好的眶鼻解剖重建,复视现象消失,眼球的位置、运动功能及外观均恢复正常。结论:改进的计算机辅助眶鼻窦重建术是一种较好治疗复发性眶鼻窦黏液囊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 眼眶爆裂性骨折引起明显的眼球形态和功能的异常.眼眶解剖结构复杂,故眼眶骨折修复手术中植入物的设计和制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M)技术有望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评估.目的 研究CADM技术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74例74眼的手术过程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ADM手术者58例58眼,非CADM手术者16例16眼,2个组间患者基线特征,如年龄、性别和眼别均匹配.CADM手术组术眼采用CADM技术进行个体化三维立体植入物的设计和制作并进行眶骨骨折缺损处的填充,非CADM手术组术眼采用常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或多孔聚乙烯高分子合成材料(Medpor)填充法.所有术眼术前均行常规眼部检查以及CT检查,术后随访22~69个月,在随访期间内定期进行眼部临床观察和CT检查.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位置、眼球运动和复视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CADM手术组和非CADM手术组术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1±0.37和0.69±0.4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4±0.38和0.72±0.4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43,P=0.837),术眼手术前后视力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3.576,P<0.01),其中2个组术眼术后视力均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治愈和好转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98,P=0.766;Z=-0.548,P=0.584).CADM手术组和非CADM手术组术眼术前眼球眼球内陷度值分别为(3.93±0.99) mm和(3.88±0.97)mm,术后分别为(0.91±0.67)mm和(1.84±0.80)mm,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3.558,P=0.063),各组术眼术后眼球眼球内陷度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影像显示,CADM手术组术眼植入物在位,与眶骨骨折缺损处贴合良好,患者眼球位置及外观均恢复正常.非CADM手术组术眼发生植入物翘起并损伤内直肌.随访期内CADM手术组未发现组织感染、排斥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 CADM技术用于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治疗可重建三维立体骨性眼眶,并有效改善患眼位置、眼球运动功能和视觉功能,其疗效优于传统植入物填充术.  相似文献   
3.
山梗菜碱是一种亲脂性的非吡啶生物碱,为半边莲属的一个主要成分.山梗菜碱被发现具有对黑质多巴胺能细胞内多巴胺递质分布调节作用,可以促进多巴胺释放,提高细胞外多巴胺浓度.[1]那么,山梗菜碱是否具有改善帕金森病(PD)的作用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吞咽障碍是重度脑外伤患者常见并发症,患者通常表现为饮水呛咳、进食缓慢,病情严重时不得不依靠留置鼻饲管或胃造瘘供应营养,容易诱发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反复心脏病发作甚至死亡,对脑外伤患者康复及预后均造成严重影响[1].本研究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治疗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现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囊性颅咽管瘤病人,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囊内置管定期抽吸囊液并注入放射性同位素32P,行肿瘤内放射治疗.我们使用ASA-601S型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CT导向下,定向穿刺,并导入内经约1.5cm硅胶管,连接头皮下的Ommaya贮液囊并固定于颅骨钻孔处,然后行32P间质内放疗,每次按每克肿瘤组织0.15~0.2mCi,放射剂量计算,单次剂量为0.7~11.25mCi,平均2.48mCi,注入胶体磷酸铬体积0.4~6ml,平均2.5ml,给药间隔时间一个月.共治疗2~3次.结果临床症状均立即改善,双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视野增宽,高颅压症状缓解.全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内分泌及神经损害症状,出院时复查视力,除术前视力丧失的4例无恢复外,其余病人视力平均提高0.4.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囊内置管定期抽吸囊液并注入放射性同位32P行肿瘤内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为一方法简单、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脑内小肉芽肿继发癫痫的CT脑立体定向开放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31例儿童脑内小肉芽肿继发癫痫病变直径在0.4~2.5cm之间的患采用CT脑立体定向仪定位,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 31例均在显微镜下操作将病灶完整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随访8个月~3年,经CT复查证实无复发,癫痫消失,脑电图正常。结论 儿童脑内小肉芽肿继发癫痫的CT脑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病灶,定位准确,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环枕畸形可分为3种类型:腹侧受压型、背侧受压型及混合型[1].腹侧受压型及混合型患者畸形部位深,结构复杂,传统的单纯后路减压手术无法缓解症状,甚至可加重颅颈区腹侧压迫和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术后病情恶化,因此,选择手术入路是影响疗效的关键[2].2001年3月至2005年8月,作者采用经口咽人路显微直视下行齿状突切除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受压型及混合型环枕畸形患者3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积水型脑囊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积水型脑囊虫病73例,回顾分析其治疗过程。结果:对诊断明确的73例脑积水型脑囊虫病患者实施了脑室或脑池囊虫摘除术,术后进行抗脑囊虫病治疗,其中13例脑积水症状改善效果不佳,二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脑室恢复正常。结论:脑积水型脑囊虫病一旦诊断明确,应积极手术切除脑囊虫,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再进行抗囊虫治疗,必要时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临床效果明确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联合间质内树状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疫苗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除,术中瘤腔内安置Ommaya囊,术后从复发瘤组织分离培养出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stem cells,BTSC),制备个体特异性DC疫苗,术后4 W、6 W、8 W、10 W、12 W经由Ommaya囊行瘤腔内自体免疫治疗。随访6~15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无复发,无死亡;6个月复发3例,死亡1例,生存期明显延长。全部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显微手术力争全切除,术后联合间质内BTSC抗原脉冲DC疫苗自体免疫治疗,是一种靶向BTSC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168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昌 《山东医药》2009,49(14):85-86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再出血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血肿量、有无脑疝、是否破入脑室、术中所见等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其中保守治疗47例,显微镜下手术治疗121例。结果16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6个月,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手术及保守治疗者分别为1级9、21例,Ⅱ级19、16例,Ⅲ级43、8例,Ⅳ级23、2例,V级12、0例,死亡4、1例。结论血肿量〈30ml的高龄患者首选保守治疗,否则宜早期在显微镜下行手术治疗。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时预防再出血,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