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柴仕红  王克霞 《山东医药》2005,45(27):30-30
在常规胸外科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胸部听诊往往缺乏足够重视。现结合97例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探讨听诊在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善兰  柴仕红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4):1910-1911
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15例外伤截肢后康复患者在整体护理中采用护患共同参与模式,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9年4月至2004年3月,我们共收治肠套叠患儿28例,27例整复成功。现介绍成功整复体会。  相似文献   
4.
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15例外伤截肢后康复患者在整体护理中采用护患共同参与模式,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4例,女1例,27~40岁。右肱骨近端截肢2例,左股骨近端截肢2例,右胫骨结节下端截肢4例,右踝关节上端截肢3例,右尺骨中段截肢4例,均属单侧肢体截肢。2结果通过护患共同参与模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互动关系,满足了双方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满意度达97%。3护理3.1心理护理本组均为意外事故造成外伤患者,患者无心理准备,截肢使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护理人员应以热忱的服务态度创造护患合作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髋部不同体位的骨密度值(BMD)、骨矿含量(BMC)的测量,了解体位变化对髋部骨密度测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观察患者15例,在下肢中立位、内旋15°、内旋30°状态下分别测量髋部BMD、BMC,比较不同体位下髋部BMD、BMC的变化。结果随着下肢旋转角度的改变,髋部BMD、BMC测量值均有变化,从中立位到15°及30°内旋时,股骨头BMD值逐渐升高,而BMC仅轻微升高。结论髋部BMD、BMC测量受体位变化的影响,其中BMD受体位变化影响较明显,一致的扫描体位对髋部骨密度测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小儿外科的特殊性,护患纠纷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现对引起小儿外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密度测量在评估股骨头无菌坏死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NORLAND EXCELL双能骨密度测量仪对临床筛选的128例正常人,47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患者进行骨密度测量,测量数据包括骨密度值(BMD)、骨矿含量(BMC),对异常组治疗前后的BMD和BMC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4例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的BMD、BMC较正常人减低(P〈0.05),经治疗后患者BMD、BMC均有升高。结论通过骨密度值的分析比较,BMD与股骨头无菌坏死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骨密度测量可间接反映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评估浸润性乳腺癌肿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后病理学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81例,术前均采用具备双边、四通道乳腺线圈的3.0T MR行DWI,分析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分级、组织学与ADC值的关系。结果 81例患者中,共检出101个恶性病灶,DWI检测到恶性病灶99个,检出率为98.02%(99/101)。肿瘤Ⅰ、Ⅱ、Ⅲ级的ADC值分别为(1.12±0.19)×10-3 mm2/s、(1.02±0.16)×10-3 mm2/s、(0.89±0.15)×10-3 mm2/s,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78,P<0.001)。ADC值与肿瘤分级呈负相关(r=-0.450,P<0.01)。结论 ADC值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分级具有相关性,可用于评估其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