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推导的呼吸曲线(EDR)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初步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高血压且存在打鼾症状的患者85例,行多导睡眠监测(夜间记录时间7 h),同步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睡眠监测通过人工分析、动态心电图通过推导曲线分别计算呼吸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做出OSAHS阳性或阴性的诊断。以多导睡眠监测为标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阳性组64例和OSAHS阴性组21例,观察OSAHS阳性组患者高血压特征及难治性高血压发生率。结果 OSAHS阳性组患者醒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OSAHS阴性组显著增高(P0.05);OSAHS阳性组患者醒后舒张压较睡前显著增高(P0.01)。OSAHS组患者难治性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非OSAHS组;应用动态心电图的EDR技术诊断OSAHS的敏感性84.40%,特异性90.50%,阳性预测值96.40%,阴性预测值65.50%,初筛符合率85.90%。结论 OSAHS是导致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动态心电图EDR技术初筛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凝、复律、控制心室率等。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的开展大大减小了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且术后无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但目前对于左心耳封堵术后的患者是否应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尚无统一定论。胺碘酮是房颤患者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但因其较多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文报道1例左心耳封堵术后应用胺碘酮所致的间质性肺炎,分享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经验,并结合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旨在为此类患者服用胺碘酮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心脏X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58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及70例对照人群,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样中PDW水平。结果心脏X综合征组血PDW水平为(14.1±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6±1.9)(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W可作为心脏X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PDW高水平与心脏X综合征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1例51岁男性患者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要表现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患者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影像检查结果均提示主动脉增宽、心包积液,主动脉反流呈进行性加重。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发现患者右冠窦及无冠窦夹层形成,改行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Bentall术)及右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心源性血栓栓塞所致中风是房颤的一项临床常见并发症,轻则致残,重则死亡.既往研究证实,与口服抗凝治疗相比,对于具有高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LAAC)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1].房间隔穿刺是行LAAC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一项技术难点,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