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四种常用的鼻端缺损修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局部鼻唇沟皮瓣、管形皮瓣、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鼻端缺损57例,并进行综合分析,从修复缺损面积、住院时间、手术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57例鼻下端缺损均得到较好地修复.管形皮瓣修复缺损面积最大、住院时间最长;局部鼻唇沟皮瓣修复缺损面积最小、住院时间最短;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效果好,但修复缺损面积有限.结论鼻部下端缺损的修复,应根据其缺损面积、局部情况、患者要求和预期修复效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胀吸脂术联合小切口乳腺切除术矫正男性乳房肥大的效果.方法:17例男性乳房肥大患者均采用肿胀吸脂术联合小切口乳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乳房肥大消除,外形满意,手术切口隐蔽.结论:肿胀吸脂术联合小切口乳腺切除术是一种可取的矫正男性乳房肥大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文献汁量法总结我国近21年发表的乳房再造(BR)文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以"乳房再造"为检索词,从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题录,阅读原文,按手术方式、研究方向、刊文期刊、发文机构等行计量分析.结果 共获检247篇,主要发文期刊、发文机构、作者、地区的发文数量、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等依次是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5篇,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46篇,亓发芝9篇,北京56篇,背阔肌皮瓣和腹直肌皮瓣BR为主,即刻乳房再造为主要手术时机等.结论 根据我围近21年发表的BR文献概况,背阔肌皮瓣的即刻乳房再造术是目前我国BR的主要方式.保乳术后IR很可能成为BR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青蒿素局部治疗增殖性瘢痕临床观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蒿素局部治疗60例增殖性瘢痕。定量测定用药前和用药后1月、2月、3月瘢痕的硬度、温度和厚度。以便客观评价青蒿素的药物疗效。结果表明:瘢痕厚度在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瘢痕硬度在治疗后逐渐降低,依次为3月<2月<1月(P<0.01);瘢痕硬度在治疗后3月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瘢痕温度改变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根据疗效评价标准,青蒿素治疗50例病人总有效率为88%,其中显效率为46%,无效率为12%。  相似文献   
5.
睑缘缩短法治疗睑袋切除术后致睑外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睑缘缩短术对睑袋切除术后致睑外翻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睑缘楔形切除术、睑缘劈开楔形切除术和不对等睑缘楔形切除术,使睑缘缩短而矫正睑外翻畸形15例(18只眼).结果 15例患者中13例(15只眼)术后7天睑外翻矫正,2例(3只眼)术后7天时仍有轻度睑球分离,经过物理治疗1个月后基本恢复.结论睑缘缩短术是一种手术简单、损伤小、恢复时间短的睑外翻矫正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苏琦霞  宋姝丹  潘雪  果磊  夏宁川 《中国药房》2010,(48):4519-4521
目的:为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与保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重点探讨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和使用环节。结果:基本药物制度的遴选环节、生产环节、使用环节都存在一些阐述不够细致和不明确的地方,在操作起来都有不少困难和障碍。结论:应在基本药物遴选过程中引入药物经济学,提高遴选的科学性;应制定多种优惠政策,保证基本药物正常生产供应;应出台相关规定,规范医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分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60例,其中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60例(观察组),未发生脂肪液化60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重组人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C组采用碘伏清洗,敷料敷于创面.观察三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基础疾病、腹壁脂肪厚度、手术类型、切口类型、使用高频电刀、手术时间、切口冲洗、关腹人员等资料.结果 A、B、C组患者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和C组,C组较B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与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均无关(P>0.05);与基础疾病、腹壁脂肪厚度、使用高频电刀、切口冲洗、关腹人员均有关(P<0.05).结论 采用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效果较好.基础疾病、腹壁脂肪厚度、使用高频电刀、切口冲洗、关腹人员等多种因素可导致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相似文献   
8.
bFGF多肽敷料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bFGF多肽敷料对浅Ⅱ°烧伤创面的修复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选择无特殊异常情况的浅Ⅱ°烧伤患者30例为受试对象,A区为试验创面用无菌多肽敷料、B区为对照创面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观察相同环境中多肽敷料中低浓度的bFGF对浅Ⅱ°烧伤创面是否有加快愈合的作用,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用多肽敷料的A区创面平均愈合日数为13.06±4.86天,B区创面平均愈合日数为15.36±4.97天,A区比B区创面愈合日数明显缩短;A区创面分泌物及创周炎明显轻于B区创面;两组创面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多肽敷料组总有效率达100%.结论:bFGF多肽敷料可促进浅Ⅱ°烧伤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无刺激的理想敷料.  相似文献   
9.
刘露  龙媛媛  郭宗雨  唐维  果磊 《中草药》2018,49(3):626-632
目的探讨欧亚旋覆花总黄酮(IBFTF)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株L929衰老的保护作用,和AGEs特异性受体(RAGE)的表达机制。方法采用0.100 g/L AGEs培养液刺激离体培养的L929细胞48 h制备衰老模型,药物组分别给予不同质量浓度IBFTF(0.1、0.2、0.4 g/L)继续作用6 h,阳性对照组给予0.1 g/L氨基胍半硫酸盐(AG)继续作用6 h,对照组给予完全培养液。检测胞内β-半乳糖苷酶阳性染色细胞数量和细胞周期比例等衰老指标;检测胞内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等氧化应激指标。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RAGE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和q RT-PCR分别检测RAGE蛋白和m RNA表达情况。结果 IBFTF可显著抑制AGEs诱导的L929细胞衰老并降低RAGE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不同质量浓度IBFTF作用于衰老的L929细胞后,可显著提高细胞内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和ROS水平,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IBFTF对AGEs诱导衰老的L929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RAGE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鼻端缺损的四种修复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四种常用的鼻端缺损修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局部鼻唇沟皮瓣、管形皮瓣、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鼻端缺损57例,并进行综合分析,从修复缺损面积、住院时间、手术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57例鼻下端缺损均得到较好地修复.管形皮瓣修复缺损面积最大、住院时间最长;局部鼻唇沟皮瓣修复缺损面积最小、住院时间最短;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效果好,但修复缺损面积有限.结论 鼻部下端缺损的修复,应根据其缺损面积、局部情况、患者要求和预期修复效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