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比脉冲序列造影成像技术(CPS)在肾脏错构瘤造影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肾脏错构瘤患者(28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观察.分析其造影增强的图像特点。结果28个病灶均获得清晰的肿瘤动态造影灌注图像。肾脏错构瘤的造影特点表现多样,造影征象与肿瘤大小相关.小肿瘤(直径〈2cm)多表现为掩盖样快速强化,直径≥2cm的肿瘤多表现为慢速填充的造影征象。结论CPS清晰显示了肾脏错构瘤的血流灌注形态学特点,对≥2cm的肾脏错构瘤更能清晰显示其微循环灌注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实时三维超声测量膀胱容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技术测量膀胱容积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并探讨测量的最佳旋转角度。方法:使用实时三维超声采集10个模拟膀胱的橡胶水囊及33例正常成人的膀胱“锥形”三维数据库,应用其容积分析软件,用不同旋转角度:6°,9°,15°,30°测量水囊及膀胱容积;同时用二维计算公式测量水囊及膀胱容积,将三维及二维测值与实际值比较。结果:在水囊及成人膀胱容积测量,实时三维超声不同平面间角度与实际值均呈正相关(r2>0.9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维超声测值与实际值虽呈正相关(r2>0.85),但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旋转角度之间相比较,水囊及膀胱容积测量时不同旋转角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时三维超声测量误差较二维超声明显为小(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技术测量膀胱容积准确可靠,重复性高。临床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膀胱容积时,选择平面间角度30°即可提供足够信息,为兼顾准确与简便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超声声像图特点,评价超声成像在腹膜后脂肪肉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本组病例共10例,其中4例为术后复发。10例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在37岁-55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所有病例均在手术前作超声检查,并与术中病理发现和病检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0例患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显像表明肿块均来自腹膜后,定位诊断符合率100%,且表现为实质非均质性包块,5例肿块性质超声提示为脂肪肉瘤,4例考虑脂肪肉瘤术后复发,1例超声疑为胰头癌。结论:脂肪肉瘤的超声显像具有方便,无创,价格便宜,便于动态观察等优点,且定位准确,可以提供有关肿瘤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特征等信息,对于临床治疗及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5.
超声三维重建在眼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28例眼部疾病和20只正常眼球的三维超声重建图像。结果表明:眼球的三维图像较之二维图像更加直观、形象,具有良好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8岁,右大腿内侧发现包块二月。体检右腹股沟区可触及2.ocmX165cm质硬圆形包块,右大腿内侧可触及6cmX6cm质软、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包块,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十年前有迹手术史。B超:右大腿内侧可见一长径约20cm,前后径3.scm的包块回声,下界达右大腿中段肌层,边界清楚。其内见活跃的肠管蠕动及气体反射。下部分见缅囊液性暗区(附图)。该包块位于股动、静脉前内侧。结论:右大腿所见包块考虑为沈。手术所见:右侧股环明显扩大,直径约5.ocm。抓囊向下坠至右大腿内侧皮下,沈囊内纳有部分回肠末端,回盲部及部分升结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9.
超声造影剂肝渡越时间对肝良恶性病变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肝渡越时间(hepatic transit time,HTT)对肝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良性病灶组包括22例局灶性脂肪肝和50例血管瘤;恶性病灶组包括26例原发性肝癌,16例转移性肝癌。经肘静脉弹丸注射超声造影剂声诺维,计算超声造影剂HTT。结果良性病灶HTT值波动范围大,其HTT范围6~17 s,平均(10.5±2.3)s。恶性病灶HTT均不大于10 s,HTT范围3~10 s,平均(6.0±1.9)s。以HTT<10 s作为恶性的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50.0%,阳性预测值为52.6%,阴性预测值为94.7%。结论超声造影剂HTT在肝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主要在于对恶性病灶的排除诊断,不适合进行病灶恶性的确切诊断。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对71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两组,对比分析它们的二维声像图(2DUS)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特征.结果1.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恶性组100%,良性组85%,P>0.05);2.乳腺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丰富程度、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高于良性肿瘤,良、恶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我们以血流信号丰富程度Ⅱ级或Ⅲ级、Vmax>0.25m/s、RI>0.7、PI>1.4为恶性肿瘤诊断标准,并提出以下诊断方法:如果二维超声诊断为恶性且上述四项指标中有两项或以上达到标准,则应高度怀疑为乳腺癌;如二维超声诊断为良性但上述指标有三项或以上达到标准,也应考虑乳腺癌可能.应用上述方法诊断乳腺肿瘤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89%、9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于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