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跟腱损伤修补后的运动疗法:组织学及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开放性跟腱断裂修复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多、功能恢复不尽人意.目前尚缺乏系统、科学、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促进康复.目的:观察运用运动疗法对跟腱损伤修补后的组织形态学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成制动组和运动组,在距跟腱止点2.0 cm处切断跟腱,建立跟腱损伤模型,缝合线缝合腱周组织后,制动组使用石膏绷带进行传统的重力垂足位长腿石膏固定;运动组不予固定处理.术后7,14,21d分别取跟腱标本,观察肌腱粘连情况及最大断裂应力.结果与结论:制动组肌腱粘连较运动组明显(P<0.05).正常运动组跟腱的最大断裂应力明显高于制动组(P<0.05).说明在肌腱愈合的过程中,早期给予动态应力刺激,对促进组织的愈合,减少后遗症等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移位肱骨內上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21例儿童移位肱骨内上髁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的资料。结果21例全部获得随访,骨折全部解剖复位。术后4周骨折愈合良好,3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无骨不连,无尺神经损伤。术后6个月随访,肘部无内、外翻畸形,肘关节无痛,外翻应力试验稳定。肘关节功能评定参考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满分18例。肘关节功能障碍3例,2例系术前误诊手术延期患儿,1例系术后第4周克氏针尾部激惹局部感染,提前拔除内固定。术前伴尺神经损伤患儿,术后第3-5d均恢复正常。结论肱骨内上髁骨折应及时诊断,Ⅱ、Ⅲ、Ⅳ移位肱骨内上髁骨折宜果断尽早手术内固定治疗,早期功能锻炼,以期获得最好恢复。  相似文献   
3.
背景:开放性跟腱断裂修复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多、功能恢复不尽人意。目前尚缺乏系统、科学、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促进康复。 目的:观察运用运动疗法对跟腱损伤修补后的组织形态学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成制动组和运动组,在距跟腱止点2.0 cm处切断跟腱,建立跟腱损伤模型,缝合线缝合腱周组织后,制动组使用石膏绷带进行传统的重力垂足位长腿石膏固定;运动组不予固定处理。术后7,14,21d分别取跟腱标本,观察肌腱粘连情况及最大断裂应力。 结果与结论:制动组肌腱粘连较运动组明显(P < 0.05)。正常运动组跟腱的最大断裂应力明显高于制动组(P < 0.05)。说明在肌腱愈合的过程中,早期给予动态应力刺激,对促进组织的愈合、减少后遗症等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对68例跟腱断裂患者行手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术后随访8~18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1%,其中伤口感染3例,皮肤与跟腱粘连1例,再次断裂2例。结论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早期给予动态应力刺激,对促进组织的愈合、减少后遗症等是十分有利的。不论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都主张术后让患者尽快进行适当活动(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以促进跟腱的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网球肘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球肘是临床常见病,通过正规的局部封闭、小针刀、理疗、手法、药物等处理,症状不能缓解或反复发作者称为顽固性网球肘。顽固性网球肘临床症状较重,治疗效果差,易反复发作。自1998年6月—2005年1月,作者收治顽固性网球肘32例,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放性跟腱断裂修复术后运动疗法康复治疗与自然恢复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52例开放性跟腱断裂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后随访8~18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运动康复组优良率90.32%(28/31),自然恢复组优良率71.42%(15/21).术后运动康复组伤口感染1例,无再次断裂.自然恢复组伤口感染3例,皮肤与跟腱粘连1例,再次断裂3例.结论:开放性跟腱断裂术后规则运动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多发生于青壮年。对于跟腱断裂,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作者在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收治的68例跟腱断裂患者采用手术配合运动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林智锋  熊斌  江琦庆 《江西医药》2013,(11):997-999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下肢长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62例儿童下肢长骨骨折,其中股骨骨折35例,胫骨骨折27例。结果随访全部病例,随访时间8个月-5年,平均3年5个月。术后愈合优57例(占92%),良3例。61例一期愈合,无骨感染和骨不连发生。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下肢长骨干骨折是可行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它具有皮肤组织损伤小、不损伤骺板及影响骨的生长发育、不影响骨折局部的血液循环、骨折愈合恢复快、住院周期短、患儿易耐受、将矫形外科与整形外科有机结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截骨交叉克氏针联合临时张力带手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肘内翻畸形患儿均行肱骨髁上闭合楔形截骨术、交叉克氏针联合临时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提携角的变化、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例均获12—36个月的随访。截骨处于术后8周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或达到术前范围。无一例术后提携角丢失,无肘内翻畸形复发、感染、退针及桡、尺神经损伤。结论采用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张力带作肘内翻截骨后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内固定取出方便、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切口经股内侧肌人路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65例(83膝)严重膝关节疾病采用小切口经股内侧肌入路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6、12、25周及1年对患者的ROM及治疗1年后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分别为6、12、25周及1年的ROM分别为95°~115°、106°-126°和112°-135°;术后1年HSS评分92~97分。结论采用小切口经股内侧肌人路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