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DBF和TPF方案)在口腔癌序贯治疗中的作用,观察诱导化疗后患者口腔功能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口腔鳞癌中晚期病例,共47例(UICC分期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其中男35例,女12例.中位年龄55岁(29~72岁).试验组病例用TPF方案或DBF方案诱导化疗两个疗程,化疗结束后2~3周行影像学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评价是否可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病例直接行手术治疗,术后评估患者外观、口腔功能、发音、社会功能等.结果 47例患者中15例患者诱导化疗后行手术治疗.32例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相比较,诱导化疗组原发灶肿瘤平均值大小>直接手术组,两组原发灶肿瘤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口腔功能评估,外观、口腔功能、发音、社会功能无明显差别.结论 诱导化疗后肿瘤原发灶缩小,使患者获得手术机会,缩小手术范围,可使术后口腔功能与直接手术组功能相似.  相似文献   
2.
摘要:通过RCA(Root Cause Analysis,根本原因分析法),回溯性分析某国内大型三甲医院2012年—2013年上半年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成因,为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降低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非计划再次手术 RCA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前国内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的评价多数仅立足于气道炎性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哮喘的病理生理特征.本所率先从国外引进了小动物无创检测和有创检测肺功能仪.无创法检测时小鼠不必麻醉,而且每次可以同时检测多只小鼠,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能否取代有创法尚需更多的数据.本研究旨在建立无创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检测方法,并与有创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根据动物模型和气道反应性检测方法不同,动物分为:①无创哮喘组;②无创对照组;③有创哮喘组;④有创对照组.采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用无创和有创的方法测定气道反应性.哮喘动物雾化吸入0.2~50 g/L倍增浓度的乙酰甲胆碱(Mch),测定相应浓度下的增强呼气间歇(Penh)值或气道阻力(RL)值等指标.将小鼠吸入Mch后RL或Penh增加2倍的激发浓度以PC100来表示.所有动物都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涂片染色后分类计数.结果 无创哮喘组PC100均≤6.25 g/L,对照组PC100均≥12.5 g/L.其Log2(10PC100)值(5.36±0.84)显著低于对照组(7.97±0.82)(P<0.01).无创哮喘组从Mch浓度3.12 g/L开始,其Pen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创哮喘组RL值从Mch浓度0.39 g/L开始就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无创组与有创组的气道反应性相关系数R=0.96(P<0.01).无创哮喘组和有创哮喘组的嗜酸粒细胞分别为(54.00±5.96)%,(55.93±5.92)%,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的(0.38±0.52)%,(0.63±0.74)%(P<0.01).结论 本研究表明以Penh为主要测定指标的无创方法,可以成功检测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在分化型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9例,两组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Ⅵ区淋巴结清扫,观察组在术中给予纳米炭作为淋巴结示踪剂,对照组在术中给予亚甲蓝作为淋巴结示踪剂。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起始示踪时间、Ⅵ区淋巴结清扫数量、血钙水平、甲状旁腺素水平、误切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复发率。结果 (1)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起始示踪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其Ⅵ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3)两组手术后的血钙水平、甲状旁腺素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P0.05),但在手术后,观察组的血钙水平、甲状旁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4)组间误切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5)组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8h、12h、24h、48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6)术后随访1年、2年,观察组的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炭作为淋巴结示踪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中,可对患者Ⅵ区淋巴结予以更好地显示,可彻底清扫Ⅵ区淋巴结,减少术后肿瘤复发,还可有效减少误切,减轻手术操作对患者血钙及甲状旁腺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于甲状腺癌根治术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钳式LigaSure(LSJI)和钳式超声刀(FOCUS)在开放性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2013年6月至10月行开放性甲状腺全切除术的189例患者资料,按照术中使用的辅助工具分为FOCUS辅助下手术组(F组)及LSJI辅助下手术组(L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史特点、切除甲状腺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L组切除甲状腺平均时间为(35.3±8.6)min,F组为(48.5±9.1)min。切除甲状腺时间长短与术中使用的辅助工具相关,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血肿发生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喉返神经损伤性声嘶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LSJI和FOCUS作为甲状腺全切除术的辅助工具均是安全、有效的,但LSJI有助于更高效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目前国内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的评价多数仅立足于气道炎性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哮喘的病理生理特征。本所率先从国外引进了小动物无创检测和有创检测肺功能仪。无创法检测时小鼠不必麻醉,而且每次可以同时检测多只小鼠,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能否取代有创法尚需更多的数据。本研究旨在建立无创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检测方法,并与有创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根据动物模型和气道反应性检测方法不同,动物分为:①无创哮喘组;②无创对照组;③有创哮喘组;④有刨对照组。采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用无创和有创的方法测定气道反应性。哮喘动物雾化吸入0.2~50g/L倍增浓度的乙酰甲胆碱(Mch),测定相应浓度下的增强呼气间歇(Penh)值或气道阻力(RL)值等指标。将小鼠吸入Mch后RIJ或Penh增加2倍的激发浓度以PCIoo来表示。所有动物都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涂片染色后分类计数。结果无创哮喘组PCIoo均≤6.25g/L,对照组PCIoo均≥12.5g/L。其Log2(10PC100)值(5.36±0.84)显著低于对照组(7.97±0.82)(P〈0.01)。无创哮喘组从Mch浓度3.12g/L开始,其Pen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创哮喘组RIJ值从Mch浓度0.39g/L开始就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无创组与有创组的气道反应性相关系数R=0.96(P〈0.01)。无创哮喘组和有创哮喘组的嗜酸粒细胞分别为(54.00±5.96)%,(55.93±5.92)%,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的(0.38±0.52)%,(0.63±0.74)%(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以Penh为主要测定指标的无创方法,可以成功检测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目前国内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的评价多数仅立足于气道炎性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哮喘的病理生理特征。本所率先从国外引进了小动物无创检测和有创检测肺功能仪。无创法检测时小鼠不必麻醉,而且每次可以同时检测多只小鼠,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能否取代有创法尚需更多的数据。本研究旨在建立无创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检测方法,并与有创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根据动物模型和气道反应性检测方法不同,动物分为:①无创哮喘组;②无创对照组;③有创哮喘组;④有创对照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用无创和有创的方法测定气道反应性。哮喘动物雾化吸入0.2~50mg/ml倍增浓度的乙酰甲胆碱(Mch),测定相应浓度下的增强呼气间歇(Penh)值或气道阻力(RL)值等指标。将小鼠吸入Mch后RL或Penh增加2倍的激发浓度以PC100来表示。所有动物都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涂片染色后分类计数。结果无创哮喘组PC100均≤6.25mg/ml,对照组PC100均≥12.5mg/ml。其Log2(10PC100)值(5.36±0.84)显著低于对照组(7.97±0.82)(P<0.01)。无创哮喘组从Mch浓度3.12mg/ml开始,其Pen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创哮喘组RL值从Mch浓度0.39mg/ml开始就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无创组与有创组的气道反应性相关系数R=0.96(P<0.01)。无创哮喘组和有创哮喘组的EOS(%)分别为(54.00±5.96)%,(55.93±5.92)%,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的(0.38±0.52)%,(0.63±0.74)%(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以Penh为主要测定指标的无创方法,可以成功检测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探测仪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5例患者采用采用美国Medtronic Xomed公司生产的NIM-Response 3.0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5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确认喉返神经发现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结果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在术中监测组的均要比常规手术低,为1.53% vs 8.0%(P0.01)、0 vs 4.0%(P0.01);术中监测组喉返神经确认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常规手术暴露组低,为5.56±1.95 min vs15.92±2.69 min(P0.001,t=-23.94)、113.90±9.40 min vs 132.40±21.40 min(P0.001,t=-6.23)。结论和常规手术相比,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能显著降低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而且确认喉返神经和手术时间均能明显降低,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单纯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与SEPS联合小腿曲张静脉直视透光旋切术(Trivex术)治疗活动性下肢静脉溃疡的早期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的下肢静脉溃疡患者156例,按住院号单、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SEPS+Trivex术)和对照组(SEPS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6个月溃疡愈合、复发、下肢肿痛及局部皮肤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区肿痛及麻木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6.3%vs 11.2%,23.8%vs 10.1%,P<0.05),无患者溃疡复发;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80.0%vs 66.3%,P<0.05),术区肿痛稍低于对照组(5.0%vs 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木高于对照组(12.5%vs 3.4%,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91.3%vs 79.8%,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6个月术区肿痛发生率分别为3.8%及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区麻木消失。术后第6个月试验组静脉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25%vs 7.87%,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虽然SEPS+Trivex术后短期(1~3个月)轻微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在术后早期(6个月内)静脉溃疡治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因此更适合下肢静脉溃疡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性纳米碳在良性巨大甲状腺肿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8例良性巨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术中先行甲状腺内活性纳米碳注射,再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甲状旁腺功能情况。结果切除的组织标本中有甲状旁腺者观察组3例、对照组9例,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旁减)者观察组4例、对照组11例,两组比较P均<0.05;术后发生永久性甲旁减者观察组0例、对照组1例,两组比较P>0.05。暂时性甲旁减的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甲状旁腺素、血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良性巨大甲状腺肿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纳米碳的负染效应有助于甲状旁腺的识别和定位,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是安全而有效的甲状旁腺功能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