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患者男性,58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附图为V_1导联连续记录,P波形态有2种:(1)窦性P波呈双向先正后负,顺序出现。P-R0.16s,P-P0.70—0.79s。(2)P波呈直立,小而尖且提前发生(上行P_(4、9),中行P_3、下行P_6)。除中行P_3未下传(P-P’0.44s)外,余均下传心室(P-P’0.50s)。P’-R0.18s,提示:房性早搏。从中行P_3至下行P_3均与P’形态相同,P’-P不等,最短P’-P’0.32—0.36s,最长P’-P’为1.96s(中行P_(9-10)),为短P’-P6倍。提示:房性心动过速伴传出阻滞。  相似文献   
2.
我们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对15例(15只病眼,15只健眼)视网膜中央动脉(CRA)栓塞者与30例正常人(6O只眼)的CRA血流参数及睫状动脉(CA)、眼动脉(OA)及颈内动脉(ICA)的CDFI显示情况的研究。正常人CRA血流检出率100%,栓塞组:CRA显示差者12例占80%,未检出者3例占20%。合并ICA硬化ICA狭窄或阻塞者5例占33%。正常人与CRA栓塞及其健眼与患侧眼CRA血流参数比较结果,除RI:P>0.05外,余P<0.0l。描述了正常CRA及CRA栓塞的CDFI及血流频谱的特点。讨论了不同原因所致的栓塞的超声表现;CDFI在检测CRA中的优越性,指出彩色血流可作为估计内径的参考值。动脉硬化是本病的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并认为CDN对CRA栓塞能检出病变、部位、程度,结合临床分析病因,可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58岁,常于过劳后出现阵发性心前区闷痛。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20/80。心脏未闻及杂音,X 线胸部透视及两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实验室检查:胆固醇225mg/dl,血清甘油脂330mg/dl,临床诊断:冠心病可疑。  相似文献   
4.
经络学说是针灸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和针灸、针麻临床都有重要关系。经络感传(或称针感传导)现象是经络活动现象。从经络感传现象入手研究经络学说,是探讨经络本质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针刺和经络学说的关系,研究经络感传现象在针灸临床中的实际意义,我们对经络感传现象与针刺止痛关系进行了观察,并通过脑血流图和肢端血管容积脉搏波对针刺的“通调气血”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病例65例,其中头痛25例,偏头痛28例,三叉神经痛4例,牙痛5例,眶上神经痛3例;男性28例,女性37例。年令10-20岁8例,21-30岁17例,31-40岁18例,41-50岁17例,51-60岁5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49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20余年;房颤、心衰10余年,长期口服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0.25mg/日),曾多次住院治疗,心衰可改善。1982年9月10日因发热、胸痛、咳有血丝的粘液样痰而再次入院。体检:T39℃、P约100次/分、BP80/50,神志清,二尖瓣面容,唇绀、颈静脉怒张,左肺闻湿罗音,心律较均齐,P_2↑,心尖部闻及双期杂音。腹软,肝大肋下平脐,质较硬有压痛,脾未及,下肢有凹陷性水肿。胸片示:风湿性心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胸闷3—4年伴阵发性心悸,可自动终止.1983年3月来院就诊.体检无殊.1982年曾在他院作心电图检查,因II、III、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而拟诊为“下壁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7.
输尿管囊肿为少见的先天性畸型,现将我们应用B型超声诊断的输尿管囊肿伴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型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37岁,主诉三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生左下腹绞痛,据X线平片改变,诊断为膀胱结石。经治疗无效,于84年7月25日来我院就诊入院。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3岁、自觉轻微活动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等症状。查体:身高1.48M,体重38kg,脉搏细弱,BP12/9.33KPa。心底部可扪及明显收缩期震颤;心浊音界稍向左扩大;胸骨右缘2~3肋间可闻及响亮而粗糙之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不向颈部传导。心脏X光片示:左房大,左室稍大(心尖变圆)。升主动脉扩张;透视下搏动明显增强,主动脉结小,肺淤血。心电图诊断:左房、左室肥大。  相似文献   
9.
房内束阻滞是指结间束或房间束的传导障碍,近来国内已陆续发表了关于结间束或房间束阻滞的报道。针对房内束阻滞的几个问题我们想结合病例加以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3岁,患“病毒性心肌炎”4年。以往心电图提示Ⅲ°A-VB。胸透:心肺阴性。1986年11月3日心电图(附图)示:P-P0.72s,R-R1.74~1.80s,P-R不固定。除提前的畸形QRS其后间距比其它R-R短0.08—0.10s外,室律匀齐。早搏前QRS呈左束支阻滞型,早搏后变成右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