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新型标志物PEG-344在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以及经典肺炎克雷伯菌毒力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2021年某院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大蜡螟毒力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分组,将菌株分为高毒力组和经典组;进一步进行黏液丝试验、wzi基因测序和毒力基因检测p(rmpA、prmpA2、PEG-1631、PEG-589、PEG-344)。结果 共收集肺炎克雷伯菌36株,根据大蜡螟毒力试验结果将其分为高毒力组16株,经典组20株;高毒力组黏液丝阳性菌株占87.50%(14株),经典组黏液丝阳性菌株占15.00%(3株);毒力基因PEG-344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经典的独立标志物prmpA、prmpA2。除1株经典组wxwh3(wzi-2)菌株PEG-344阳性以外,其余菌株PEG-344结果与毒力分组完全一致。结论 内膜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EG-344能更准确地鉴别高毒力菌株,及时提醒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医生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宁夏地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患者基因突变的特征。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毛细管凝胶电泳(CGE)及DNA测序方法对1个临床诊断为SCAs的宁夏籍家系中6例SCA患者和4名亲属进行SCA3/Machado-Joseph disease(MJD)基因三核苷酸CAG重复序列检测。结果此家系中6例患者及1名表型正常的家系成员检测出异常SCA3/MJD等位基因,CAG重复数为66~81次;确诊为SCA3/MJD。其余3名家系成员CAG重复数正常(22~33次)。结论宁夏地区SCAs患者有SCA3/MJD亚型。提示基因检测对SCAs患者的明确诊断及分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笑  盛丽  栾美君  田润苗  安宁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5):1066-1070+1075
目的 观察基于目标达成的分阶段康复管理联合视频宣教对老年颜面部烧伤患者(elderly patients with facial burns, EPFB)自尊感和创面恢复的影响,为EPFB康复提供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5例EPFB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视频宣教护理干预;并选取于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实施新护理模式时期接受治疗的55例EPFB患者作为试验组,在对照组相同干预基础上加用基于目标达成的分阶段康复管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瘢痕增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干预前后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P<0.05); 2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组RSES评分及BSHS-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RSES评分及BSHS-A各维...  相似文献   
4.
高龄结石性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人平均寿命延长,社会人口加快老龄化,高龄结石性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有增加的趋势。我们1991年3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75岁以上高龄患者56例,和同期238例老年病人相比较,如果抓紧手术时机,提高手术质量,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治疗效果是满意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强啡肽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过程,应用体感运动诱发电位可以监测脊髓电生理的改变以及强啡肽干预后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5/2003-10在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完成。选择清洁级健康、封闭群雄性SD大鼠94只,将94只蛛网膜下腔插管后大鼠按鞘内注射不同药物按随机数分为:①正常组4只,不行鞘内注药。②对照组6只,鞘内注射生理盐水。③强啡肽组:生理盐水+30nmol强啡肽A(1-13)。④强啡肽+nor-BNI(Kappa受体拮抗剂)组:30nmol强啡肽A(1-13)+100nmolnor-BNI。⑤强啡肽+MK-801(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组:30nmol强啡肽A(1-13)+100nmolMK-801。每组分1,3,7,14d4个时间组,每组7只动物。注射药物均以生理盐水配成10μL溶液,强啡肽A(1-13)在nor-BNI或MK-801鞘内注射后15min应用。所有动物在注药后应用电生理技术观察大鼠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结果:①正常组动物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2.35±0.26)ms,波幅(26.84±4.19)μV。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1.88±0.28)ms,波幅(20.76±2.50)μV。②单纯鞘内注射强啡肽组在注药后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值均变小,3d时有些动物仅存痕迹波,波型变宽,潜伏期逐渐延长,传导速度减慢。注药后1,3d时波幅和潜伏期与注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说明诱发电位3d时不但没有恢复,而且继续加重。③单纯注射强啡肽的各组动物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在7,14d时也没有明显恢复。而联合鞘内注射nor-BNI或MK-801组的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在1~3d时与强啡肽组差异不显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表现,而在7,14d时则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较强啡肽组的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短、波幅大,与强啡肽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1)。④强啡肽A(1-13)联合注射nor-BNI组与MK-801组两组间对脊髓电生理损害的改变类似,强啡肽A(1-13)+nor-BNI组的损害表现小一些,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⑤实验中观察到运动诱发电位的表现与大鼠的运动功能相符合,运动诱发电位的恢复预示着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强啡肽鞘内注射能导致脊髓电生理损害,而应用nor-BNI和MK-801干预后,均能部分对抗强啡肽对大鼠脊髓电生理的改变作用,出现了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的改变,提示这两组大鼠的运动神经纤维破坏较少,恢复快,再生多,证明了强啡肽对脊髓神经确实有继发性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们每天面临紧张的生活和各种不良刺激,已成为危害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1].护理工作服务对象是受疾病折磨的患者,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抢救情况,护士必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本研究试图通过探讨护生的应对方式,以期能为在护生实习过程中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信提醒督促服药时间在改善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清洁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入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短信提醒组和对照组(n=50)。短信提醒组于肠镜检查前6h通过手机短信督促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L,对照组不予短信提醒。采用渥太华肠道准备评分量表比较两组间肠道准备清洁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短信提醒组更多患者将肠道准备到肠镜检查(preparation-to-colonoscopy,PC)间隔时间控制在3~5h(62%vs 15%,P=0.001)。短信提醒组肠道清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渥太华肠道准备评分,3.2±2.1 vs 4.8±2.4,P=0.001)。结论:采用短信提醒可有效保证最优的服药时间窗,从而改善肠道准备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老年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60例,于行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心理干预组采用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宣教。评估患者对医护治疗的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满意度调查表测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 VAS 评分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腰背部疼痛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心理干预组 SAS 和 SDS 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心理干预组为100%,而对照组满意率为86.72%(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手术效果,同时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酯酶(PON1)L/M 55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CAT)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断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43例CAT患者和122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PON1 L/M 5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CAT组与对照组PON1 L/M 55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分别为LL型85.31%(122/143)、88.52%(108/122);LM型10.49%(15/143)、8.20% (10/122);MM型4.20% (6/143)、3.28% (4/122),CAT 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三种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N1L/M55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单核细胞中的早期分泌抗原靶蛋白6(early secreted antigenic target,ESAT-6),探讨ESAT-6在TB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42例TBM患者与4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脑脊液生化、细胞学、抗酸染色检查,同时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的ESAT-6。结果在临床诊断TBM的42例患者中有38例脑脊液单核细胞中检出ESAT-6,47例对照组中检出4例。TBM组ESAT-6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方法诊断TBM的敏感性为90.48%,特异性为91.49%。约登指数达到0.82。结论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特异性抗原ESAT-6用于诊断TBM,具有灵敏度、特异度高的特点,而且简单易行,有望成为诊断TBM的一种新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