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78年以来,我们对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病例使用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制备的特异性转移因子(以下简称特转)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各项实验指标均相应改善。本文为探讨特异性转移因子具备过继免疫功能,对健康人进行皮肤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以SK-sD(链激酶—链道酶)皮肤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微量细胞毒试验检测117例乙型肝炎患者的HLA表现型,结果表明不同临床型乙型肝炎其HLA-A、B分布不尽相同。慢活肝患者不仅与HLA-A_9抗原相关联,且与A_3、A_(28)抗原亦有关联,HLA-B_(40)抗原频率则低于对照组;急性肝炎HLA-A_(28)和B_(13)高于对照组,A_(11)抗原频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慢迁肝B_(13)和B_(40)抗原频率低于对照组;HBsAg携带者B_(13)、B_(15)和B_(17)及肝炎后肝硬化者HLA-Bw_(35)都高于对照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由此提示研究HLA的不同表现型或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乙型肝炎的遗传免疫发病机理和开展免疫防治。  相似文献   
3.
对晚血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研究,认为晚血的免疫功能的紊乱是涉及到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失调,其发病机理不仅与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且与免疫复含病有关。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沉淀—聚乙二醇分析法检测晚血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SCIC)的含量和应用~3H—TdR淋转测定其DNA合成能力的细胞免疫功能,以进一步认识晚血的发病机理,可望提供新的免疫疗法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免疫机能的观察,提示慢活肝患者的细胞免疫机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gG、IgM显著增高,且部分病人出现自身免疫抗体、抗补体阳性、补体C_3含量降低。并对此结果加以讨论,提出对慢活肝的治疗应重视调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晚血患者免疫机能的观察,某些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如链激酶—链道酶(SKSD)、玫瑰花结形成试验等,均提示晚血患者细胞免疫机能显著低于正常人。体液免疫中,IgG(免疫球蛋白G),IgM(元疫球蛋白M)显著增高,并且部分病人出现自身免疫抗体、抗补体阳性、补体C_3含量降低等,提示晚血患者的发病机理不仅与第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而且与第Ⅲ型抗原抗体复合病有关。并提出在晚血的治疗上应重视调整惠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33例摒除了肝炎及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晚期血吸虫患者(简称晚血)分别采用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制备的转移因子(简称特转),正常人白细胞转移因子(简称正转),中药加左旋咪唑(中+左)和中草药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各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免疫机能的恢复和调整以正转、特转组较好。  相似文献   
7.
应用液体闪烁测量法,观察肝炎患者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过程中DNA 和RNA 的合成代谢情况。采用0.1毫升静脉血,肝素抗凝,加到2毫升含PHA 的Eagle’s 培养液中,每份血样设平行样品三个(结果取平均值)。37℃培养,经54小时,注入~H-TdR0.6μCi 和~(14)C-UR0.15μCi,继续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