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6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耳郭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本科收治的69例耳郭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9例,用囊肿前壁切除及贯穿缝合碘仿加压法治疗;对照组30例,以传统的囊肿前壁切开引流、局部加压包扎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有效率100%,观察组有效率76.67%;观察组平均住院日7.15 d ,观察组平均住院日13.30 d;观察组平均医疗费用4171.98元,观察组平均医疗费用5174.33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囊肿前壁切除及贯穿缝合碘仿加压法是治疗耳郭假性囊肿的一种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估鼻咽癌放疗后的吞咽状况。【方法】对106例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内定期评估患者吞咽情况,评估方法包括患者自觉的吞咽困难评分(patient-reported dysphagia ,PRD),观察者评定的评分(observer-reported dysphagia ,ORD)以及客观检查---电视透视(videofluoroscopy ,VF)检查评分。根据放疗结束后3个月到放疗结束后12个月记录到的最大的O RD评分把病人分为A、B、C、D、E五个组,对各组PRD得分以及V F得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的吞咽困难程度除PRD评分总体困扰维度外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其他四组间的吞咽困难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RD评分吞咽困难阳性率高于ORD评分以及VF评分阳性率。【结论】吞咽困难作为一个主观症状,尤其是轻度的吞咽困难,可能被临床医师所低估。鼻咽癌放疗结束后的吞咽困难可能成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评估各项临床特征参数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152例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异物吸入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以支气管镜发现异物为金标准,异物吸入史、吸气性呼吸困难、两侧呼吸音不对称或一侧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肺部CT扫描阳性者与其阴性相应特征者比较,异物存留率高,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而刺激性咳嗽、发热以及肺部啰音阳性者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物吸入史、吸气性呼吸困难、两侧双侧呼吸音不对称或者一侧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肺部CT扫描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均比较高,但是特异度均不高.异物吸入史、肺部CT扫描与硬质支气管镜检比较,有较高的吻合度.[结论]吸气性呼吸困难、两侧呼吸音不对称或一侧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对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异物吸入史和肺部CT扫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纤维内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在鼻咽癌放/化疗后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7例经放/化疗后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安德森吞咽障碍量表检查(MDADI)、FEES、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FEES吞咽障碍的阳性检测率为70.27%,高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的吞咽障碍阳性检测率48.6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EES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的一致性较强(Kappa值为0.358)。FEES与量表评估检查一致性(Kappa值为0.340)优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与量表评估检的一致性(Kappa值为0.194)。结论 FEES可应用于鼻咽癌放/化疗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本研究探讨CDH1基因-160C/A多态性在湖南汉族鼻咽癌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汉族鼻咽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80例湖南籍汉族鼻咽癌患者和291例湖南籍汉族非肿瘤对照组进行CDH1基因-160C/A SNP检测.比较基因型分布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CDH1基因-160C/A多态的CC、CA、AA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56(55.7%),103(36.8%),21(7.5%);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78(61.2%),102(35.0%),11(3.8%);(χ2=0.597,P=0.440),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两组间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显著性地提高鼻咽癌的发病危险(OR=2.96;95%CI:1.12~4.81);携带A等位基因与鼻咽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联性(OR=3.07;95%CI:1.88~5.02).结论 CDH1基因-160C/A多态性可能与汉族鼻咽癌发病的遗传易感性及鼻咽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及单纯药物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索其免疫机制。方法收集能坚持治疗并定期随访的螨过敏变应性鼻炎儿童9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成3组,SLIT组(30例)、SCIT组(3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30例)。通过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总IgE、螨特异性IgE、特异性IgG4的含量。结果经过2年的治疗,SLIT组和SCIT组患儿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及VAS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免疫治疗组总IgE和螨特异性IgE水平未见明显改变,但血清中螨特异性IgG4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儿童AR,采用SLIT和SCIT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减少药物使用,变应原特异性IgG4的增高可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寻找可能导致食管内异物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总结2012年9月~2016年9月收治住院的食管异物患者235例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异物种类、大小、形状、滞留时间及处理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内异物并发症的发生与就诊是否及时,是否有强行努力吞咽动作病史,异物的形状,异物的滞留轴向有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异物的大小、异物的种类、异物的滞留部位、麻醉方法及取出方式等无关。结论食管内异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一旦误吞异物,尽量不要强行吞咽动作,并尽早就诊取出异物或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2例喉癌组织及46例癌旁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相关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HIF-1α和VEGF在喉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4%和62.90%,均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P <0.05),且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 P <0.05)。HIF-1α表达与TNM 分期和临床分期相关,VEGF表达则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05)。生存分析表明 HIF-1α、VEGF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显著( P <0.05)。【结论】HIF-1α和VEGF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两者存在相互协同作用。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并导致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两者可作为判断喉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