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呼吸科对27例大咯血病人,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纤支镜)局部联合应用冷盐水、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及激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急救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2岁。咯血量均在600m l/d以上,最多达  相似文献   
2.
输血相关GVHD是一种发病率低但却致命的输血并发症,它以存在于血液制品中含有免疫能力的异体淋巴细胞所介导,在受者体内植活、增殖,进而引起严重攻击和破坏宿主体内细胞和组织的免疫反应。发展成TA-GVHD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严重免疫缺陷,或者是由白血病、淋巴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新生儿,或者是作为造血干细胞预处理程序中的细胞毒或  相似文献   
3.
我科对各期肛裂患者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液肿瘤化疗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1(sIL-11)水平与血小板数量改变的关系,探索能维持血小板安全水平的sIL-11临界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标本,测定sIL-11和血小板水平,观察两者变化间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9例患者完成研究.化疗后患者的sIL-11水平逐步升高,第6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血小板数量随时间逐步降低,第10天达到最低值,然后逐渐上升;在血小板达到最低之前sIL-11已达峰值;患者化疗后sIL-11越高,血小板数量越有可能维持于较高水平.根据血小板水半最低值将病例分为两组比较,具较高血小板组有较高sIL-11峰值.其sIL-11平均增长速度快,血小板达到最低值的时间较晚,高sIL-11峰值的病例较多.多元回归显示化疗后血小板低于临界值的影响因素有:sIL-11达到最大值的日平均增长速度和化疗第4天sIL-11低于2000Pg/ml.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sIL-11水平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存在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测量sIL-11的变化来预测血小板数量的变化趋势.化疗第4天sIL-11<2000 Pg/ml的患者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大,建议给予rhIL-11治疗或输注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5.
杨晓芬  王波  谭雪梅 《现代保健》2011,(12):147-148
目的评价有道镜对子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60例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患者行阴道镜活柃,阴道镜下可疑部位取活检,最后送病理榆查。结果异常阴道镜图像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74.2%(72/97)。结论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早期宫颈痛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早期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液肿瘤化疗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1(sIL-11)水平与血小板数量改变的关系,探索能维持血小板安全水平的sIL-11临界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标本,测定sIL-11和血小板水平,观察两者变化间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9例患者完成研究.化疗后患者的sIL-11水平逐步升高,第6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血小板数量随时间逐步降低,第10天达到最低值,然后逐渐上升;在血小板达到最低之前sIL-11已达峰值;患者化疗后sIL-11越高,血小板数量越有可能维持于较高水平.根据血小板水半最低值将病例分为两组比较,具较高血小板组有较高sIL-11峰值.其sIL-11平均增长速度快,血小板达到最低值的时间较晚,高sIL-11峰值的病例较多.多元回归显示化疗后血小板低于临界值的影响因素有:sIL-11达到最大值的日平均增长速度和化疗第4天sIL-11低于2000Pg/ml.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sIL-11水平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存在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测量sIL-11的变化来预测血小板数量的变化趋势.化疗第4天sIL-11<2000 Pg/ml的患者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大,建议给予rhIL-11治疗或输注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晓芬  武江  吕东方 《河北医药》2006,28(10):978-98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发病率高,可分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于动脉瘤破裂造成的,可导致多种并发症,脑血管痉挛(CV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是颅底动脉的一支或多支血管平滑肌的持续收缩,或血管损伤引起管腔形态学的变化,在动脉造影时表现出血管管腔狭窄,发生率高达30%~90%.早发性CVS出现于出血后,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缓解,目前认为是SAH后流入脑脊液中的血液对脑血管的机械性刺激所致.暂时性或早发性CVS对脑血管功能影响不大.迟发性CVS发生于出血后4~15 d,7~10 d为高峰期,常引起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损伤,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致死和重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的种类和方法均有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对献血者进行病毒核酸检测(NAT)前,估计重复献血者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毒(HIV)的几率为1/4.5万~1/6.6万。采用NAT后,风险估计为1/213.5万;初次献血者传播HIV的风险为1/120万到1/180万。从1999年3月起,献血者除按标准检测HIV-1/2EIA和P24抗原外,还做NAT检查。NAT进一步缩短了HIV感染后的窗口期。虽然在献血人群中的HIV检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输血传播HIV的危险已经很小了,但风险终究不是零。对于HIV的传播,公共卫生机构必须进行有效和系统性调查以确定预防失误和紧急的流行趋势,并立即干预。本文报道2例经输血感染HIV,  相似文献   
9.
肺血栓栓塞症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其中以肺癌发病率最高.对我院2006-01-2009-11住院的15例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及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往事的回忆     
1914年10月20日,我出生在山西省方山县吉家庄村。我祖父叫杨全亿,出身贫农,因家中没有孩子,出钱领养了我父亲,取名杨成喜。后来家中劳动力较强,加上人口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有一年家乡遇到天灾,土地价格骤跌,祖父用积蓄购买了几十亩田地,成了富农。当时家中生活不错,而且还有余田出租,有余钱放债。我们村中有百余户人家,其中有4户地主,4户富农,20多户中农,其余是贫农、雇农和佃农。我们家算小富农,有几十亩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