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碟脉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碟脉灵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常规内科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安全性检查,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实验室评估采用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MNCV、SNCV数值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2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碟脉灵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以甲唑安定与阿米替林对抑郁性神经症病人进行自身单盲对照观察,Hamilton抑郁量表评定结果表明,甲唑安定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甲唑安定起效时间明显早于阿米替林。副反应:甲唑安定以嗜睡、口干、疲倦等常见,较轻微;阿米替林以抗胆碱能症状为主,较重,少数病例有心电图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并寻找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方法 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症5 4例,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据抑郁程度服用百忧解治疗。结果 治疗前HAMD抑郁量表评分为(15 .4±6 .8)分,百忧解治疗2周后为(11.7±4 .3)分,4周后为(6 .5±3.6 )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使用百忧解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服药依从性好,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许多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肥胖症。文献报道氯氮平导致体重增加的发生率为13%~85%,平均体重增加9.0~24.7磅。由于以往研究结果差异过大,本文进一步研究氯氮平导致体重增加的发生率、增加的数量、与临床有关的因素、以及体重增加的神经生物机制。方法:研究对象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32.6岁(19~47岁),均符合DSM-Ⅲ-R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  相似文献   
5.
用国产麦普替林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52例,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两药疗效相近,麦普普林组显效时间明显早于阿米替林组,副反应麦普替林组比阿米替林组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6.
杨庆河  吴华 《临床荟萃》1995,10(22):1034-1035
巴金森氏病(PD)所致精神障碍治疗上颇为棘手,因为使用传统的抗精神病药或减少抗PD药,虽可使精神症状改善,但都使PD加重。氯氮平具有强大的抗精神病作用,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相比,其常用剂量不会产生锥外系副反应。国外文献报道,用小剂量氯氮平治疗PD所致精神障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对小剂量氯氮平治疗13例PD所致精神障碍进行了8个月的随访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我们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4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强迫障碍(OCD)病人对行为治疗或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效果良好,但仍有一小部分伴有顽固症状的病人难以奏效,本文对过去接受过扣带回切除术的OCD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他们的诊断及手术结果用目前的诊断标准和工具再评价。方法:被测定的33个OCD病人(男16人,女17人)均接受过一次或多次扣带回切除术,平均年龄42.5±23.3岁,首次手术平均年龄37.3±11.3岁,术前病程为17.9±11.3年,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3.1±56年。通过邮寄调查表、电话会谈和门诊接触获得资料,使  相似文献   
9.
杨庆河  吴华 《医药导报》1995,14(3):131-132
报告麦普替林临床应用,副作用及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庆河  常万生 《山东医药》2013,53(29):46-4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新发脑梗死患者260例(脑梗死组),其中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34例、中度神经功能障碍86例,重度神经功能障碍4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免疫胶体金法检测Hcy表达水平的改变,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脑梗死组、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1.35±7.52)、(10.52±2.24)μm0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患者Hcy、IM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血清Hcy的表达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38,P〈0.05)。与血清高水平Hcy患者比较,低水平Hcy预后良好,血管事件再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血清Hcy升高是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Hcy水平检测对脑梗死的病情监控、预后改善评估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