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峥  王旸 《医学信息》2007,20(5):822-823
目的观察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配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11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或Ⅲb期)患者均行EP方案(DDP 100mg/m2,ivgtt,d1,VP-16 100mg/m2,ivgtt,d1-3,4周为一周期)化疗,同时采用常规全纵隔 原发灶前后两野对穿外照射,肿瘤量达6MV-X DT40-44Gy/20-22次/4-4.4周后,行SRT,剂量为28-35Gy,4--6Gy/次,3次/周。结果112例全部顺利完成治疗计划,肿瘤中位剂量7008cGy(6780 cGy-7350 cGy)近期疗效为肺原发灶完全缓解(CR)占17.8%,部分缓解(PR)占75.0%,总有效率(CR PR)为92.8%。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93.2%,其中3、4级白细胞下降为47.6%;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1.8%和11.3%,均为1、2级。结论由于提高了分割量及总剂量,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常规放疗配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由于减少了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并且缩短了治疗时间,能为绝大多数患者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队列研究方法探讨超重/肥胖学龄儿童在青少年期体重指数(BMI)与血压、血脂、血糖、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与追踪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北京市健康学龄儿童(7-11岁)与9年后同一观察对象(16-20岁)共193名,于基线时(9年前)及随访时(9年后)对每名学生均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均应用生化法于空腹12小时后抽血检查血清总胆固醇、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方法检测随访时16-20岁学生的心脏结构、血流及功能。根据儿童期BMI值分为儿童期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比较同一观察对象儿童期与青少年期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同一人群青少年期较儿童期血脂、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儿童期肥胖组较正常体重组于9年后随访时(青少年期)的BMI(24.71 kg/m2±4.57 kg/m2和20.54 kg/m2±2.84 kg/m2)及收缩压(117.22 mm Hg±17.44 mm Hg和102.20 mm Hg±11.68 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增高(P<0.001和P<0 05),室间隔增厚(0.87 cm±0.12 cm和0.77 cm±0.12 cm)及左室后壁增厚(0.91 cm±0.13 cm和0.79 cm±0.31 cm)(P<0.01和P<0.05)、左室心肌质量(167.84 g±16.29 g和128.95 g±63.00 g)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88.12 g/m2±17.19 g/m2和79.35 g/m2±39.01g/m2)明显增加(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心输出量增加,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下降(P值均<0.05),心脏舒张功能各项指标体重正常组与肥胖组及超重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肥胖儿童较学龄体重正常儿童在成长为青少年后,BMI及血压明显增高,左室壁增厚,左室心肌质量增加,提示儿童期单纯肥胖症是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杨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72-2573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以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估测Ⅱ(APACHEⅡ)评分及抗生素应用时间等可能的高危因素作为观察指标,对44名住院后发生腹泻的肺炎患者进行腹泻病因分析。结果年龄≤45岁患者发生腹泻18例;年龄>45岁发生腹泻26例。APACHEⅡ评分≥15的患者发生腹泻31例;APACHEⅡ评分<15发生腹泻13例。抗生素应用时间≥72 h的患者发生腹泻31例;抗生素应用时间<72 h发生腹泻13例。结论高龄、APACHEⅡ评分高、医疗干预措施多及抗生素应用时间长均易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应的策略,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在医院治疗的36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存在有真菌感染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60岁)、有多种并发症(≥2种)、有皮肤或黏膜溃烂、使用免疫抑制剂、口腔黏膜溃烂、住院时间长(>50 d)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真菌感染与性别无关;360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有300例,使用时间长(≥35 d)、使用种类多(>3种)、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真菌感染率最高(49.4%);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热带假丝酵母菌其次.结论 真菌感染除了患者和治疗等危险因素之外,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其高危险因素,加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的控制如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加强无菌操作和营养支持等是降低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甲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并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比较。方法:77例高血压患者按不同的治疗药物随机分为甲磺酸氨氯地平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动态血压、心率、诊室血压、生化指标。结果:治疗12周末,2组的诊室血压,24h、白昼及夜间平均血压、平均脉压、血压负荷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率无显著改变。12周末甲磺酸氨氯地平组的总有效率在诊室血压为92·3%,在ABPM为71·8%;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分别为92·1%和68·4%,2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磺酸氨氯地平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24h降压谷/峰比分别为70%和72%;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分别为66%和69%。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甲磺酸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一样能平稳、有效、安全地降低血压,可作为一线降压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组)54例,其中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龄(58.4±12.3)岁;存在相同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或冠心病)的窦性心律者(窦性心律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6±11.7)岁;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2.4±18.5)岁.测定以上3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组织纤溶酶原抑制剂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组织纤溶酶原抑制剂水平显著升高,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则无显著变化.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高凝和低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动脉顺应性的关系。方法对69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9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长多态性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电泳判断基因型及测序,并测定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结果高血压组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6.5%比20.6%及48.7%比42.4%,P=0.015和0.002)。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者(P<0.05),高血压组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在T等位基因携带者也显著高于CC基因型者(P=0.001)。携带T等位基因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及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均显著高于CC基因型者(P<0.05)。结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危险性增加有关,并且677T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8.
杓型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杓型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不同。方法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组 ,对 3 88例EH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和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结果 非杓型组 2 4hSBP、2 4hDBP、nSBP、nDBP均显著高于杓型组 ,IVS、PW、LVM、LVMI、LAD、A、ATVI、A/E显著增加 ,而FS、ESV显著降低。结论 非杓型组夜间血压显著高于杓型组 ,左室肥厚 (LVH)及舒张功能减退 (LVDF)比杓型组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杨峥  高静 《陕西中医》2021,(1):112-114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埋线,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和体征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ROM)变化情况,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8.00%(P<0.05); 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和体征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颈椎活动度评分(ROM)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4周后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和体征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ROM)较对照组治疗2周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埋线有利于消除水肿,加速神经根修复,在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导致的疼痛及麻木方面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肥胖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80例手术治疗肥胖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体重指数28~40。开腹组38例,腹腔镜组4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药物及抗生素应用、术后发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14.98±12.77) ml vs.(31.58±19.00) ml, t=-4.550, P=0.000],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2.7±1.0) d vs.(4.1±1.2) d, t=-5.470, P=0.000],术后需要止痛少[5.0%(2/40) vs.26.3%(10/38),χ2=6.802,P=0.009],留置引流少[2.5%(1/40) vs.18.4%(7/38),χ2=5.367, P=0.021],术后发热少[5.0%(2/40) vs.23.7%(9/38),χ2=5.616, P=0.018],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少[5.0%(2/40) vs.21.1%(8/38),χ2=4.493, P=0.034],住院时间短[(5.9±3.2) d vs.(8.7±4.1) d, t=-3.345, P=0.001],但住院费用高[(7800±396)元vs.(4914±434)元, t=30.716, P=0.000]。结论对于肥胖的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住院费用可以接受,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