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B超引导穿刺定位下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B超引导穿刺定位下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术邹强,朱锡琪,凌龙生,任长才,王红鹰,华秀云,倪伟,陈为民,戴训芦,杨宝年随着B超的广泛应用和B超仪器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分辨清晰的高频探头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乳腺隐匿性病灶被发现,从而给临床判断与处理带来了两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会阴<10点与≥10点前列腺活检的诊断效率和并发症情况. 方法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900例,分2组,<10点组759例(A组),平均活检8点;≥10点组141例(B组),平均活检12点.分析2组间总活检阳性率、PSA分层活检阳性率和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A、B组前列腺癌检出总阳性率分别为41.6%(316/759)和51.8%(73/141),PSA≤10.0 ng/ml患者中活检阳性率分别为6.8%(16/235)和17.8%(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出现肉眼血尿者274例(36.1%),尿潴留2例;B组肉眼血尿53例(37.6%),尿潴留1例,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0点前列腺活检的诊断效率高于<10点,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BI-RADS分类误诊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7例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包括447例DCIS及40例良性DIN)的超声表现及超声BI-RADS分类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BI-RADS分类诊断DCIS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15%(366/487)、76.73%(343/447)和57.50%(23/40);诊断Ⅱ型DIN的准确率明显低于Ⅲ型和Ⅳ型(x2=27.189,P<0.001).伴发钙化灶见于54.36%(243/447)的DCIS,明显高于良性DIN(5/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47,P<0.001).超声BI-RADS分类对于不伴发超声可见钙化的DCIS的误诊率为33.82%(69/204),明显高于伴发钙化者(35/243,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28,P<0.001).结论 病灶长径<10 mm或声像图中未见实质性肿物及钙化是超声BI-RADS分类漏诊和误诊DCIS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超声BI-RADS分级在诊断3635例乳腺病变中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通过对3635例乳腺病变超声BI-RADS(BI-RADS US)分级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分析,探讨其在超声诊断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BI-RADS US分级对3 635例乳腺病变进行分级,通过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Ⅱ级、Ⅲ级、ⅣA级中出现假阴性病例的主要原因.结果 BI-RADS US分级对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91%(3 341/3 635)、90.38%(1 324/1 465)和92.95%(2 017/2 170).BI-RADS US分级Ⅱ级,Ⅲ级和Ⅳ A级的假阴性率分圳为8.3%(18/217)、5.2%(72/1 376)和9.0%(51/565).结论 原位癌是影响超声诊断灵敏度的主要原因,重视与其它辅助榆查方法结合能提高原位癌的检山率.BI-RADS US分级方法的使用更有利于超声科医师和临床医师以及患者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必压生和垂体后叶索对肝硬化病人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及它们引起副反应情况。病人和方法:两组肝硬化病人,每组各10例。实验前三天停用影响血流动力学的药物。实验当天禁食8小时并静卧2小时后,取仰卧位,分别经静脉给药,给药速度为0.4U/min。由一名资深B超室医师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用药前,用药后即刻,20分钟,40分钟,60分钟.80分钟.100分钟的门静脉主干(portal vein,pv),门静脉左支(Jeft portal vein,lpv),脾静脉(soleen vein,spv)的管径(caliber,mm),血流量(now,ml/mm),最大流速(Vmax.crn/sec)。实验中记录用药后副反应情况。结果:加压素类药物可显著降低肝碰化病人门静脉系统血流量、最大流速,对管径无影响。降血流量作用,必压生作用较垂体后叶素强,月于门静脉左支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必压生副反应显著少于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技术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对615例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有可疑病灶的患者采用改良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平均活检点数为8点。观察穿刺活检结果。结果患者均能耐受活检过程。615例患者中检出前列腺腺癌231例(37·6%),前列腺结节状增生358例(58·2%),前列腺炎症9例(1·5%)。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外周带系统穿刺联合病灶直接活检技术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且能被患者耐受。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穿刺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隐匿性病灶检出、超声引导穿刺定位切除活检和乳腺囊肿穿刺治疗的应用价值。同时介绍腹腔脓肿与积液的超声引导穿刺引流,超声引导PTCD。方法 1993年至今共检出乳腺隐匿性病灶250处,并在超声引导下作穿刺定位病灶切除术。对30处乳腺囊肿在超声引导下作穿刺治疗。5例腹腔脓肿、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作穿刺引流。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结果 高频超声对乳腺隐匿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0%。同时检出9例隐匿性乳腺癌。5例腹腔脓肿、积液患者4例通过穿刺引流治愈。4例PTCD者3例引流成功。结论 超声为乳腺隐匿性病灶的检出、手术定位和囊肿穿刺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腹腔积液或脓肿超声下穿刺引流是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超声为PTCD提供了又一有效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图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contained ultrasonography,BI-RADS-US)对于乳腺病灶分类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1年间6618例女性患者共7941个经BI-RADS-US分类的乳腺...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稿中,有关静脉输液的经验介绍很多,内容相似的也不少,我们不准备一一刊出,现摘录部分实际操作中的小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乳腺实质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在乳腺实质性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4月经我院超声提示为实质性肿块、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97例患者共112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12个病灶中良性92个,恶性20个.超声检查良性病灶多表现为:形态不甚规则,边界较清,纵横比<0.7,内部呈低回声且分布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良、恶性病灶的超声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实质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但超声鉴别病灶的良恶性仍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