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谭海涛  胡业焕  杨奕尤 《吉林医学》2011,32(28):5878-5879
目的:观察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气道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AE-COPD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解痉、平喘、抗感染及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2次/d,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气道炎性反应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IL-4、IL-8、TNF-α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L-4、IL-8、TNF-α等指标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AECOPD的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AECOPD患者血清中IL-4、IL-8、TNF-α等气道炎性反应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铂加多西环素胸腔内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54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后,治疗组予注入卡铂100 mg、多西环素500 mg(溶于50 ml 0.9%氯化钠溶液),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22例,予卡铂100 mg+0.9%氯化钠溶液50 ml,每周1次,1个疗程为4次。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铂加多西环素用于胸腔引流后胸腔内注射对于控制癌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孟鲁司特与莫西沙星联用对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患者伴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间诊治的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咳嗽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评分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与莫西沙星联用治疗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咳嗽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治疗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2011年11月1日-2014年5月1日我院门诊收治的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PF)患者共25例,设为观察组(IP F组);同时选取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20例,设为对照组(COP组)。观察两组患者灌洗液中不同细胞组分与肺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对各组细胞分类以及生存率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肺泡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上差异显著,COP组淋巴细胞比例较高,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IPF组中性粒细胞比例与COP组相比偏高,其差别有统计学差异。预后情况中,研究发现淋巴细胞比例较高的IPF患者预后较好,淋巴细胞比例增加易导致死亡风险的上升。结论:不同类型的间质性肺炎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类型也具有显著差异,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为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保护性因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为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用于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0例,观察利用肺泡灌洗术检查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观察浸润期淋巴细胞的测定值和增值期嗜中性粒细胞细胞的测定值。结果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特异度为100.00%,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总敏感度为99.17%,其中浸润期淋巴细胞的测定值>35%,增值期嗜中性粒细胞细胞的测定值>1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用于肺间质纤维化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治疗具有极大的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持续微泵输注复合小剂量异丙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无痛肠镜检查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十异丙酚组(RP组)、异丙酚组(P组),每组50例。R组给予瑞芬太尼1.5μg/kg持续静脉注射60 s,随后以0.1μg/(kg.min)持续微泵输注至退出肠镜时停药;RP组给予瑞芬太尼1.0μg/kg持续静脉注射60 s,随后以0.05μg/(kg.min)持续输注至开始退出肠镜时停药,在瑞芬太尼负荷剂量注完后同时静脉注射异丙酚1.0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0.5 mg/kg;P组单纯静脉注射异丙酚1.5 mg/kg持续60 s,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0.5~1.0 mg/kg。结果 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满意。RP组所用瑞芬太尼用量较R组明显减少(P<0.05),RP组异丙酚用量较P组明显减少(P<0.01)。术中在供氧状态下3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均≥98%。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麻醉与异丙酚同样安全有效,复合小剂量异丙酚后不仅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且可显著减少各自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在急性间质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阳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疑似为急性间质性肺炎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采用常规的诊断,之后再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组诊断的敏感性(78.00%)、特异性(82.00%)均明显高于纤维支气管镜组的敏感性(44.00%)、特异性(58.00%),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诊断的诊断的准确率(84.00%)明显好于采用常规方法诊断的准确率(56.00%),两种实验方法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诊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认识,以利于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8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趋势、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主要症状为咳嗽不伴或伴有轻微的胸闷和喘息,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所有病例治疗1周后有52例咳嗽症状消失,28例症状缓解至1个月后咳嗽症状消失。结论本病易漏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总结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老年性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性甲亢性心脏病病程长,起病缓慢,以快速型心律失常、右心扩大、右心衰竭、心尖搏动增强、脉压差增大等心脏表现突出;甲状腺肿大、血管杂音、怕热、多汗、多食、消瘦、手颤等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少;常伴发其他疾病,易误诊或漏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控制后,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衰多可恢复,少数遗留持续房颤、心脏扩大、X线血管影像学改变等为其特点。结论老年甲亢性心脏病病程长,起病缓慢隐匿,缺乏临床特异性,注重临床资料,拓展思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自发性气胸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同期住院的青壮年气胸5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病因:老年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病42例(70.0%)、肺结核11例(18.3%)、特发性气胸7例(11.7%),而对照组分别为13例(26.0%)、14例(28.0%)、21例(42.0%),老年组继发性气胸占88.3%(53/6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②临床表现:老年组表现为胸闷气促56例(93.3%)、胸痛31例(51.6%),而对照组分别为34例(68.0%)、43例(86.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③气胸类型及治疗:老年组交通性、张力性气胸多见,治疗常需胸腔闭式引流,而对照组以闭合性气胸多见,老年组平均肺复张时间为17.5d,远高于对照组的9.3d,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人以继发性气胸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须认真检查,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