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障碍及其治疗。方法:通过对2013年1-12月在我院呼吸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86例患者进行抑郁评分,根据得分情况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将抑郁组的78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抗抑郁症药百忧解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抑郁评分和肺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较非抑郁组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FVE1和FV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的FVE1和FVC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呼吸内科老年抑郁障碍患者采用百忧解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肺部功能,减轻患者痛苦。百忧解在治疗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障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内科重症患者90例,按照住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治疗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统计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4.4%(P<0.05)。结论 间歇充气加压治疗能有效改善内科重症患者肢体静脉血液回流速度,进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内科重症患者按照住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术后护理中采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照组术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流峰平均速度(32.07±7.55)cm/s与对照组(25.14±7.32)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率为6.7%,对照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率为24.4%,2组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间歇充气加压能够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比较病毒性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NIPPV)和面罩给氧的疗效.方法 68例病毒性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面罩给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上机时和上机24、48、96 h)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盐酸帕罗西汀对早期脑卒中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 44例首次发病1周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不使用抗抑郁药).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用Barthel指数(BI)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及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I指数评分显著提高(P<0.01).结论 帕罗西汀对促进早期脑卒中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