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钙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而出血的危险性较低,无需实验室监测等优点[1].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不良反应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不良反应的防治对策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050051)王敬先宋苏平杨丛丽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有较大的进展,其中溶栓疗法为主要进展之一。溶栓疗法能挽救一部分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维护心脏功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1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例组)和14例健康就诊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组BALF和外周血中IL-17和IL-6的水平,分析病例组患者IL-17和IL-6水平与其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IPF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6水平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IPF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IPF组患者血清和BALF患者的IL-6和IL-17水平与FVC、FEV1、FEV1∕FVC和DLco水平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P均0.01)。结论 IL-17和IL-6可能在IPF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并有可能作为判断IPF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和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CVA 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化痰,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喷雾吸入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钠睡前口服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 TGF-β1和 SAA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 TGF-β1和 SAA 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TGF-β1和 SAA 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 FEV1、PEF、FEV1/FVC 改善更明显(P <0.05或<0.01)。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喷雾吸入布地奈德对小儿 CVA 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肿瘤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5月河北省13所医院呼吸科,IPFI患者306例,收集患者的微生物学、影像学与临床诊治资料等,分析临床特点.结果 306例患者共分离出真菌336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45株,抗真菌药物有效率以伏立康唑最高达71.4%.结论 宿主因素对于IPFI的早期诊断与预防至关重要;IPFI的致病真菌仍以假丝酵母菌属最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N末尾B型脑钠肽原( 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该院接受治疗的AE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及体检正常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治疗前血浆NT-proBNP、hs-CRP浓度、经治疗后处于稳定期的浓度及健康者的浓度,比较血浆NT-proBNP、hs-CRP的水平。结果研究组NT-pro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T-proBNP、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与AE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及治疗的相关性显著,可作为判断其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变化和NT-proBNP、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T-proBNP、hs-CR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试验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预计值、FEV1/FVC(%)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试验组升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性与血凝状态及肺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50例,依据患者入院24h内FPG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80例,血糖升高组70例。比较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6min步行距离。入院后24h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蛋白(NGAL),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结果与正常血糖组比较,血糖升高组FEV1[(1.55±0.28)vs(1.27±0.36)L,t=2.962]、FEV1/FVC[(58.51±11.62)%vs(43.90±10.58)%,t=2.78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48.18±12.54)%vs(34.87±11.96)%,t=2.961],6min步行距离[(412.59±61.69)vs(354.78±54.51)m,t=2.903]水平下降(P0.05)。血清IL-6[(11.85±4.01)vs(22.70±3.52)ng/L,t=2.905]、MCP-1[(6.15±0.81)vs(9.83±0.76)pg/ml,t=2.991],NGAL[(1.03±0.25)vs(3.91±0.37)μg/L,t=2.740]、NLR[(1.79±0.54)vs(2.43±0.67),t=2.802],D-D[(1.18±0.45)vs(2.76±0.51)ng/ml,t=2.903]、FIB[(3.01±0.37)vs(4.78±0.25)g/L,t=2.691]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FPG与IL-6、MCP-1、NGAL、NLR、FIB、D-D水平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MCP-1、NGAL、NLR是影响血糖进一步升高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伴有高血糖状态时,其血清炎性反应程度明显升高,凝血功能紊乱加剧,肺功能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入院初始空腹血糖升高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2月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0例,依据患者入院空腹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患者75例,血糖升高组患者45例。入院后24h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g/L),抵抗素(ug/L),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mg/L),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g/L)、内皮素(ET,mg/L),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差异。结果血糖升高组与血糖正常组比较,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1.30±0.21)L比(1.58±0.33)L,t=2.905]、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47.65±11.18)%比(59.12±10.35)%,t=2.893],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32.87±15.43)%比(43.18±14.29)%,t=2.961],水平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6[(23.54±3.12)ng/L比(15.98±4.68)ng/L,t=2.781]、TNF-α[(26.83±4.80)ng/L比(18.90±3.65)ng/L,t=2.547]、CRP[(21.77±4.29)mg/L比(10.90±3.26)mg/L,t=2.563]明显升高,血清ET[(78.93±17.90)mg/L比(54.28±15.08)mg/L,t=2.872]、抵抗素[(35.67±5.04)ug/L比(29.08±4.87)ug/L,t=2.804]也显著升高,CGRP[(21.40±3.41)mg/L比(35.78±4.51)mg/L,t=2.845]水平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初始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可能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损伤程度,分析原因与高血糖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舒缩功能紊乱以及血清炎性反应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就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方法就我院2013年06月01日至2015年02月01日就医的8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并将8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通过随机分类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其中,干预组的40例患者经由多索茶碱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的40例患者经由氨茶碱治疗的方式。同时,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干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干预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人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上述实验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后发现,使用多索茶碱的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而且能够减少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