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分析小儿腹部肿物56例,年龄最小50天,最大12岁。恶性11例(19.6%);良性实质性6例(10.7%);囊性19例(34%);炎性17例(30.3%);其它3例(5.3%)。与手术病理对照,囊性及炎性36例定位定性准确31例,余5例定性准,未能定位4例,错定位1例。良性实质性6例定位定性准确。恶  相似文献   
2.
观察室性早搏43例,多普勒频谱表现为峰值流速减慢,早搏使前一组A峰消失,后一组峰值流速增快。19例早发型,主动脉瓣口、肺动脉瓣口无频谱出现,早搏每搏量因发生时间不同,每搏量减少不同,晚发型平均减少37.6%,早发型平均减少79.6%。讨论了产生机理及对心排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医学影像学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传统讲授式教学存在难以充分调动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缺乏灵活性和资料全面性的缺陷。基于PACS病例库的案例教学法(CBL)在病例库的建立、病例的选择与完善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优势,教学过程以PACS病例库的具体病例为中心,通过分析病例的影像基本征象引导、启发、培养住院医师借助影像锻炼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疾病思路,师生双向交流,充分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在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容积的公式复杂,其精确性亦有争论。本院以经食道心脏超声(TEE)技术对38例风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采用测量左心房收缩期最大横径的方法,观察了二尖瓣狭窄病变对左心房容积的影响,并以同期接受TEE检查的52例其它疾病患者作对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已广泛地将B型超声用于大肠病变的诊断,应用得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收集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一)B型超声检测出大肠病变可能性大量报告表明,B型超声对肠道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病灶大小在0.5~0.7cm即可检出。中晚期肠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在皮层受累为主的胶质瘤与亚急性期脑梗死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4例皮层受累为主的胶质瘤及经临床证实的24例皮层受累为主的亚急性期脑梗死的常规磁共振平扫及增强表现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现,比较皮层受累胶质瘤实性部分、皮层亚急性期脑梗死实质部位及正常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 24例皮层受累为主的胶质瘤包含低级别胶质瘤10例,高级别胶质瘤14例,共发现27个病灶,肿瘤实质部分DWI呈稍高或等信号,肿瘤实质部分平均ADC值为(1.21±0.16)×10-3 mm2/s,其中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性部分ADC值为(1.28±0.17)×10-3 mm2/s,高级别胶质瘤实性成分平均ADC值为(1.01±0.22)×10-3 mm2/s,对侧正常大脑半球平均ADC值为(0.84±0.07)×10-3 mm2/s,肿瘤与正常脑实质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层受累为主的亚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其ADC值明显低于对侧正常脑实质,病变平均ADC值为(0.49±0.07)×10-3 mm2/s,皮层受累为主的胶质瘤实性部分与皮层受累为主的亚急性期脑梗死实质部分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层受累为主的胶质瘤与皮层亚急性脑梗死的ADC值及DWI表现结合常规MRI检查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的CT表现,对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茎突后间隙受侵及咽后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远处转移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CT对判断鼻咽癌咽周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ComparativeStudyoftheCoronaryArteryUsing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andCoronaryAngiographyYuFujun;(于富军)NingPeiyu;(宁佩萸)WeiY...  相似文献   
10.
作者应用二维超声多普勒技术,以经胸壁与经食管两种检测方法,对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及正常人3组共100例进行左心室形态构型与机能的研究。检测16项参数,进行组间对比,对左室每搏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且应用敏感参数进行判别分析。结果发现: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塞主要的左室形态改变是中部环径增大,使左室由锥体形向球体形转化;主要的功能改变是射血分数降低及泵血时左室工作方式的改变:由正常时的中部环向收缩及长径轴向收缩为主变为底部环向收缩为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乳头肌水平环径对于左室每搏量及容积均为重要参数;在两个临界水平建立的判别函数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