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我院80~89年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153例中,经X线胸片检查116例作一分析,以期引起放射和儿科工作者重视。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男62例,女54例。<1岁8例,~3岁54例,~7岁24例,~14岁30例。以上病例脑脊液化验符合结脑改变者108例;脑脊液改变不典型,结合病史、临床表现、抗痨治疗有效8例,入院后常规摄胸部正位片一次,发现结核病灶43例  相似文献   
2.
杜耀明  张进荣  张志娟 《中国医药》2011,6(9):1034-1035
目的 分析肺癌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的远期疗效.方法 中晚期肺癌68例,均经病理证实,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A组)63例、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序贯治疗组(B组)5例,选择同期单纯手术60例作为对照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均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插入肿瘤供血动脉注入抗癌药.对治疗后各指标使用合理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A组全部缓解27例,部分缓解33例,病灶稳定2例,疾病进展1例;B组分别为4、1、0、0例;C组分别为51、0、9、0例.A组存活时间(15.2±5.1)年,B组存活时间(15.4±5.5)年,对照组存活时间(2.4±1.4)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组和B组术后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的选择、支气管肺癌的分期、肿瘤供血动脉的分布、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决定肺癌介入疗效的关键,支气管灌注化疗后手术切除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灌注后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治疗,并收集了能随访记录的68例肺癌患者资料。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线摄片、CT扫描复查示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病例的选择、支气管肺癌的分期、血供的分布、药物选择是决定介入治疗疗效显著与否的直接关键,联合用灌注或灌注后手术切除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可显著缓解病情、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贲门胃底癌经血管灌注化疗栓塞的疗效分析。方法:30例患者,全部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插至胃左动脉、部分为腹腔干动脉、灌注抗癌加明胶海绵栓塞。1~2周进行手术切除。结果:单纯灌注21例、灌注加栓塞9例,其中手术切除7例。结论:化疗与栓塞是治疗贲门胃底癌的主要方法,可控制病情,防止扩散转移,肿瘤体积缩小,栓塞后肿瘤坏死、利于手术切除、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旋股内、外动脉插管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33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对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将5FCobra导管超选择地送至旋股内,外动脉分别注入罂栗碱,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渗注射液,尿激酶,治疗后复行供血动脉造影检查,以观察股骨头的血供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共33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介入治疗后疼痛缓解100%,疼痛消失占70%(23/33),髋关节能自如行走如54.5%(18/33),同时血管造影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增多,供血明显改善。结论血管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我院发现一家4人同患干骺端骨发育障碍(Metaphyseal dysostosis),甚为少见,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均属女性,年龄分别为7、9、11、15岁。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时间,3例4岁,1例9岁。开始均为双下肢轻度弯曲,双膝关节变形,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6~9岁后各关节明显增粗,畸形改变,走路不稳呈鸭步。出生时都是足月顺产,生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分析肺癌介入动脉灌注后手术切除远期疗效. 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用4f或者是5f Cobra导管,选择性插入肿瘤供血动脉注入抗癌药.结果 70例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线摄片,CT扫描复查示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生存期延长.结论 病例的选择,支气管肺癌的分期,肿瘤供血动脉的分布,药物的合理应用都是决定介入疗效的关键, 灌注后手术切除的综合性治疗是对中晚期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恶性骨肿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2例骨肿瘤特别是四肢骨肉瘤进行了血管造影、灌注化疗、肿瘤动脉栓塞,从临床症状、体征、血管造影改变、手术所见、标本及病理切片观察,充分证实了骨肉瘤介入治疗的疗效,且能减少早期及手术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9.
王效然  杜耀明  寇爱双 《当代医学》2009,15(23):428-429
目的观察用夹心疗法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股动脉穿刺,经髂内动脉超选择性插入子宫动脉,进行先栓塞后注入化疗药,再栓塞的方法。结果5例患者经过2~3次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夹心疗法是用明胶海绵颗粒及条混悬液栓塞远端末梢血管和近端主干,其中间注入化疗药的疗法,使肿瘤供血动脉局部保持持续较高的药物浓度。可进一步提高效果,且毒副作用明显减轻,完全可替代无全身转移的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10.
杜耀明  寇爱双 《护理研究》2006,20(21):1922-1923
子宫肌瘤是中年妇女生殖系统极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疗效欠佳,手术切除后又失去了正常子宫的生理功能,特别是未生育者,选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对近年来有随访记录的18例病例进行分析,效果良好,现将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8例子宫肌瘤病人,年龄最小29岁,最大51岁;经超声波检查确诊。肌壁间肌瘤14例,黏膜下4例;肌瘤最大12.0cm×11.5cm,最小2.5cm×3.0cm。临床症状主要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尿频、下腹下坠感等不适。1.2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经右侧股动脉穿刺,留置导管鞘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