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1 病例 患者男,24岁.因"肝肿大21年,下腹隐痛3d"入院.患者3岁时曾因肝大、尿黄、血清转氨酶升高、HBsAg阳性,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经治疗后黄疸消退、转氨酶有下降,但肝脏仍肿大,且食欲较强,怕热多汗,不喜欢高强度体育活动,学习成绩跟不上.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重度患者恩替卡韦治疗3年后肝组织学的变化.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重度患者11例,口服恩替卡韦0.5 mg,1次/d,疗程3年.观察治疗前后肝组织学的变化.结果 本组治疗前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肝纤维化分期分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均有1级以上的改善,4例肝纤维化完全逆转.治疗前HBV DNA均阳性,为(9.8× 103~1.86× 108) IU/ml.治疗后,所有患者HBVDNA<1× 103IU/ml,治疗过程中HBV DNA均未突破或反弹.本组治疗前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2例,<2倍3例,≥2倍高限6例;治疗后ALT均恢复正常.另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经治疗后均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无明显改变.治疗前后ALT、AST及GG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年后,肝组织学的坏死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均获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鸭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胸腺肽α1(Tα1)和拉米夫定对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DHBV阳性血清感染1日龄樱桃谷鸭,制备鸭乙型肝炎模型.用拉米夫定治疗12 w后,联用Tα1治疗8 d,以拉米夫定治疗为对照组,半定量PCR法检测鸭血清中DHBV,常规病理学方法观察鸭肝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拉米夫定治疗后鸭血清中DHBV水平显著降低(4483.2±5193.4 vs 9351.8±5059.6),联合Tα1治疗后抗DHBV效果更加明显(1692.2±589.2).拉米夫定治疗可减轻肝细胞变性(3.2±0.8 vs 4.6±0.5)和炎症反应程度(6.2±3.3 vs 8.6±2.8),联合Tα1治疗后肝脏炎症反应有所加强(9.0±5.2).结论:拉米夫定可抑制DHBV复制,联用Tα1抗病毒效果更好,而且有加强肝脏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高血脂与脂肪肝及胆石症关系探讨杜心芳脂肪肝与胆石症的相关性屡有报道,本文旨在通过血脂分析说明其与脂肪肝、胆道结石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高脂血症组280例,其中男性198例,女性82例;年龄35~60岁,平均46.4±1.8岁。正常对照组280例中男性20...  相似文献   
7.
随着B超、CT等现代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大大提高了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水平 ,但对一些疑及恶性肿瘤的占位性病变 ,其定性诊断仍有赖于活组织的病理检查。因此 ,积极稳妥地开展肝活检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 4年来 ,我院对B超、CT诊断有异议的 1 2 6例肝占位性病变施行了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996年 7月~ 2 0 0 0年 7月间门诊及住院患者 1 2 6例 ,男性 87例、女性 3 9例 ;年龄 3 0~ 78岁 ,平均 4 6岁 ;因肝区疼痛不适 ( 42例 )、乏力消瘦( 2 9例 )、黄疸 ( 2 7例 )、发热 ( 2 2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超声增强模式与病理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应用Sono Vue超声造影剂的50例HCC患者的超声造影(CEUS)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分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HCC分化程度与肿瘤CEUS开始增强时间和增强至峰值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与肿瘤消退至低回声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分化程度肿瘤动脉期增强模式差异无显著性(P=0.470);门脉期减退至等增强及低增强不同分化程度肿瘤差异无显著性(P=0.663);实质期不同分化程度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46)。动脉期各组织类型增强差异无显著性(P=0.409),门脉期实体型与梁索型、假腺管型及纤维硬化型差异有显著性(P=0.031);实质期实体型与梁索型、假腺管型及纤维硬化型差异无显著性(P=0.400)。纤维硬化型与梁索型、假腺管型在门脉期及实质期均差异有显著性(P=0.003,P=0.001);纤维硬化型与假腺管型在门脉期及实质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358,P=0.444)。结论PHCC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及肿瘤组织结构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9.
纤维胃镜 (GF)和胃钡剂X线造影(GI)是目前公认的胃癌诊断的常用诊断方法。然而这两种方法对Borrmann弥漫浸润型胃癌的诊断较为困难。作者于 1996年 8月~ 1999年 8月 ,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胃活检 ,确诊了经GI和/或GF及活检等检查未能确诊的胃癌12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例资料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42~ 81岁 ,平均 6 3.9岁。 12例中无症状者 4例 ,有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 8例。 7例曾作GF检查 ,仅 1例疑及胃癌 (未作活检 ) ;8例曾作GI检查 ,有 2例疑及胃癌。2 .方法 患者空腹 ,应用ALOKA- 6…  相似文献   
10.
笔者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6日至2010年2月8日在我区三家医院门诊实施肝穿刺活检术1638例的病历资料,以评价门诊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活检的安全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38例中,男1277例,女361例;年龄13~86岁,平均4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