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超声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急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AOPD)中的疗效及其护理要点,深入研究达到最佳疗效的护理方法,优选最适宜于超声雾化吸入的抗菌药物,本课题以2岁以内的小儿AOPD为研究对象,共计57例,分成两组,即立克菌星组(简称N组)31例,庆大霉素组(简称G组)26例。两组均采用超声雾化吸入,以体温、咳嗽、喘鸣、呼吸困难和罗音的持续时间为参数,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经统计结果表明,除喘鸣持续时间外,其他4项指标均显示N组的改善程度比G组显著(P<0.05),且用药期间无任何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XM)对哮喘大鼠Th1/Th2失衡以及嗜酸细胞(EOS)fas、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哮喘组(A),地塞米松治疗组(T),每组10只.采用卵清白蛋白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ndwich ELISA)法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的水平;用原位杂交法检测fas和bcl-2 mRNA在气道壁EOS上的表达.结果:A组大鼠IFN-γ表达水平较C组明显下调(P<0.01),同时IL-4表达水平则有明显上调(P<0.01),表现出明显的Th1/Th2失衡.fas mRNA的表达在A组明显下降(P<0.01),bcl-2 mRNA的表达则有明显上调(P<0.01).地塞米松治疗在纠正A组大鼠Th1/Th2失衡的同时可上调fas mRNA的表达,下调bcl-2 mRNA的表达.结论:纠正哮喘大鼠Th1/Th2失衡,调节EOS fas、bcl-2 mRNA的表达是地塞米松减轻哮喘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茄病镰刀菌致角膜溃疡1例报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610031)李锦燕,吴光裕患者,女,44岁,农民。半个月前发现右眼角膜刺痛,畏光,视物困难。眼科检查:右眼肿胀,混合充血,角膜出现溃疡,深达角膜基底层。前房积脓,瞳孔约3mm,眼底检查模糊,诊断为右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肢运动操联合思维导图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肢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功能锻炼干预,观察组30例给予上肢运动操联合思维导图功能锻炼干预,两组均干预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肢功能恢复效果、肩关节活动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各项活动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上肢运动操联合思维导图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改善患肢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美林混悬液退热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美林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9例发热患儿,分成2组,分别用美林混悬液和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治疗。结果:在第2小时内美林混悬液和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的退热效果及退速度相同,而美林混悬液能使体温降至正常,并能维持至8小时,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未能将体温退至正常,且从用药的4小时后呈回升趋势,美林混悬液对咽痛,头痛的缓解比复方氨基比林更为显著,结论:美林混悬液退热作用强,维持时间长,对咽痛,头痛的缓解疗效较复方氨基比林显著。  相似文献   
6.
7.
总结4例反复再入院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护理经验。在做好结核病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先天性结核病患儿年龄小、抵抗力低,容易发生反复感染的特点,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与防护措施,住单人隔离病室,禁止患肺结核且痰检(+)母亲陪伴和患有感冒家属探视,出院时着重做好防感染的健康指导;针对患儿感染时容易发生呼吸衰竭的特点,合理进行雾化和体位引流,适时吸痰,改善通气,防止和逆转呼吸衰竭;针对患儿肺功能、肝功能发育不完善,采用改良鼻导管吸入低流量氧气,重视用药护理,确保药物剂量准确,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注重家长的心理支持。本组4例患儿自末次出院半年以上未再入院。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致肺泡和肺内血管发育受阻的一种慢性肺部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机械通气技术的改进,糖皮质激素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但BPD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对早产儿来说,BPD明显增加了其出生后1年内再次入院的风险,反复的感染入院又增加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呼吸科和ICU 9例BPD患儿1岁内总共23次再入院,经治疗及护理后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探讨提高遵医行为的对策。方法以小儿呼吸内科门诊168例已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为对象,向其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哮喘的严重程度、哮喘的了解程度、药物认知程度、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家长文化程度、症状缓解速度、家庭经济状况等相关因素,研究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依从性良好组与依从性不良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依次为:哮喘的了解程度、药物认知程度、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哮喘的严重程度、症状缓解速度、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文化程度。结论家长对哮喘及药物的认知程度是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疗法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加强健康宣教是提高认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 )是临床诊断和观察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1] 。 2 0 0 0年 1~ 6月 ,我科共采集血沉标本 894份 ,其中因为标本内出现血凝而被化验室退回的标本计 10 6份 ,占总数的 11.9%。为此我们改良了血沉试管 ,在改进方法后的7~ 12月 ,共采集血沉标本 10 64份 ,只有 2 2份不合格 ,占总数的 2 .1% ,采集血沉标本合格率上升了 9.8%。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 6月 ,采集的血沉标本 894份作为对照组 ,2 0 0 0年 7~ 12月采集的血沉标本 10 64份作为观察组 ,将这 2组血沉标本的凝血原因进行对比分析。1.2 方法。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