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细菌性肺炎病原学检查中的意义。方法:对116例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抽取右主支气管开口处痰液做痰培养同时做血培养。并做药物敏感试验.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应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取痰标本做培养阳性82例,阳性率70.7%。远高于血培养的26.7%。82例纤维支气管镜取痰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122株。革兰阴性(G^-)杆菌在我院儿科细菌性支气管肺炎致病菌的比例较高,达63.9%,超过革兰阳性(G^+)球菌的30.3%。药敏测试结果显示,G^+球菌对头孢噻吩、奈替米星、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已超过80%,而普遍对万古霉素敏感;G^-杆菌对泰能均敏感,对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比较敏感.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应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取痰标本做培养能较好地检出小儿细菌性肺炎的致病菌.是可靠而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尿IgG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尿IgG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82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尿IgG,比较两者尿IgG的平均值及阳性率.同时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急性期尿IgG与血IgG下降、皮肤紫癜、血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浮肿、高血压、BUN及年龄的相关关系.结果 急性期尿IgG的阳性率83%,比恢复期40%明显增高,P<0.005.急性期尿IgG与血IgG下降、皮肤紫癜、血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密切相关,与浮肿、高血压、BUN有一定关系,与年龄无关.结论 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尿IgG阳性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明显增加,可考虑作为活动的指标之一,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首次住院时尿IgG与1年内复发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8例出院后1年内出现复发的和38例出院后1年内无复发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首次住院时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尿IgG,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 出院后1年内出现复发的患儿其首次住院急性期尿IgG的水平为(1.766±0.752)g/L,与出院后1年内无复发者相若,而恢复期尿IgG的水平为(0.245±0.061)g/L,明显高于无复发者的(0.113±0.055)g/L,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大部分过敏性紫癜患儿在急性期均有一定程度的肾损害,1年内复发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其首次发病临床症状虽然基本消失,而肾损害仍存在,小血管炎没有完全消失,其病理改变仍持续存在,致紫癜易于复发.尿IgG在判断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活动方面和复发的预后方面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与吸人糖皮质激素(ICS)对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54例2~5岁患儿随机分为LTRA组(27例)和ICS组(27例).LTRA组口服孟鲁司特钠,每次4mg,睡前服用1次;ICS组患儿规律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每日200~400μg,采用储雾罐辅助吸入.药物治疗3个月后继续随访观察15个月.结果 LTRA组与ICS组比较,控制症状所需的平均天数为(8.31±3.69)d和(7.20±2.78)d;症状缓解率为92.6%和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的18个月LTRA组复发率(36.0%)显著高于ICM组(15.4%).转化为典型哮喘者, LTRA组7例(28.0%), ICS组2例(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LTRA控制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与ICS相当,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但接受LTRA治疗的患儿远期复发率或者转化为典型哮喘的比率高于ICS治疗的患儿.  相似文献   
5.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尿IgG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尿IgG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活动期 2 9例和缓解期 2 7例的尿IgG与血IgG ,得出两组尿IgG的阳性率并加以比较。同时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活动期尿IgG与血IgG、2 4h尿蛋白总量、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和年龄的相关关系。结果 :活动期尿IgG阳性率为 86 % ,比缓解期的 5 6 %明显增高 ,χ2值为 7 81,P <0 0 1。活动期尿IgG与血IgG下降、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有密切的关系 ,与高脂血症、水肿有一定的关系 ,与年龄无关。结论 :PNS患儿尿IgG阳性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明显增加 ,可考虑作为活动的指标之一 ,且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6.
小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特征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特征与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 4 3例小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资料与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小儿假单胞菌肺炎与一般细菌性肺炎相比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 ,假单胞菌肺炎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黄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 ,均对常用抗生素耐药 ,而对环丙沙星、泰能、头孢他定等抗生素较敏感 ,敏感率达 6 9 8%~ 88 4 %。结论 假单胞菌肺炎临床上难与一般细菌性肺炎鉴别 ,假单胞菌耐药率高 ,须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形态改变的原因,指导术中操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对30例伴有股骨近端形态改变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根据Berry分类系统,按照导致畸形的原发病因、畸形存在的部位、畸形的几何形态进行多重分类,对应进行影像学检查,设定手术方案。术后以Harris评分、放射学改变、步态、肢体长度、Trendelenburg征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5个月至8年。平均3年4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8.3分恢复到术后平均89.4分。术后患者双下肢等长,Trendelenburg征均阴性,截骨端骨愈合率达91%、1例出现骨不连。结论根据术前详细分析股骨近端形态改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手术计划,可有效的避免术中操作不当或不利,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异常信号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指标,运动诱...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时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变化。方法 用MEIA法测定31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时和心衰纠正3天后的血清CTnⅠ,并加以比较。结果 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时血清CTnⅠ为0.971±0.084mg/ml,比心衰纠正后的0.674±0.063mg/ml明显增高,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时多有较严重的心肌损害,而心衰纠正后,心肌损害迅速减轻,故治疗心衰时,除强心治疗外,护心治疗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路单切口Quadrant通道下经腰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后结合活血壮腰汤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腰椎峡部裂伴滑脱,Meyerding分级≤Ⅱ度的56例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腰椎后路单切口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术后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活血壮腰汤,1剂/d,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影像学测量值(腰椎曲度、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 85.7%,观察组 96.3%(P<0.05).术后两组腰椎生理前凸曲度指数、骶骨倾斜角及VAS 评分上,对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治疗方法可在保持腰椎生理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加强局部活血化瘀,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更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改善腰椎活动功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