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用无创性方法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能力。方法:将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门诊及住院的334例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84例,1级组83例,2级组85例,3级组82例。纳入标准是根据1997年WHO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受试者取坐位进行测试,对心音信号采用8KHZ采样,量化精度为8位,通过心力监测仪生成数字心音图。记录运动前后心脏活动所产生的振动信号,测量第一心音幅值和6分钟步行试验中步行的距离。同时,计算心力变化趋势(cardiaccontractilitychangetrend,CCCT)。心力指标的组间差异的检验采用t检验方法。结果:高血压组6min步行距离犤1级组(490.65±38.00)m,2级组(289.88±47.00)m,3级组(161.74±52.00)m〗;CCCT比值(1级组8.84±1.36,2级组4.45±0.86,3级组1.62±0.43)。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732.86±46.00,CCCT比值11.31±2.22。原发性高血压与对照组之间的心力变化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原发性高血压各组之间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力变化趋势可以用来作为一个心脏储备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到本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心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使用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未用卡托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变化情况以及CIN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有8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12.12%,观察组患者有1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1.52%,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应用卡托普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李民凤 《疑难病杂志》2004,3(2):117-117
患者 ,男性 ,73岁 ,干部。因双下肢乏力、水肿 ,纳差 2周于 2 0 0 2年 12月 6日入院。入院前 2周患者有受凉史 ,继之出现双下肢乏力、水肿 ,纳差。开始未就诊 ,由于病情加重于12月 4日在外院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 3年 ,吸烟 2 0余年 ,高脂血症。在外院查心肌酶谱提示 :AST 2 38U L ,LDH 6 84U L ,CK >6 0 0 0U L ,CK MB 2 93U L ,肌钙蛋白弱阳性。Holter监测提示 :窦性心律 ,室性早搏 30 0次 2 4h ,ST T未见变化。心脏超声提示 :左室肥厚 ,伴顺应性减退。初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建议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患者因害怕 ,自动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Periostin蛋白、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n=108),纳入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n=50),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入院时血清Periostin蛋白和HGF 水平。按随访结果是否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A组(无心血事件,n=50)和B组(有心血管事件,n=5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判定预测价值。 结果 B组血清Periostin蛋白和HGF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且A和B两组血清Periostin蛋白和H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Periostin蛋白和HGF为CHF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Periostin=103.3 1 ng/L,HGF=901.72 pg/ml为切点的预测: ROC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为0.915,灵敏度为92.98 %,特异性为92.16 %。 结论 血清Periostin蛋白与HGF水平的升高,可作为CHF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靠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 ,不但造成患者的躯体不适甚至死亡 ,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精神刺激。青年和老年AMI患者有不同特点 ,为了探讨 40岁以下的青年人与 6 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AMI时的异同 ,我们对两组人群的危险因素和心理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进行适当干预。1 资料与方法1999年 1月~ 2 0 0 2年 5月住院的AMI患者中 ,选择 39例年龄 30~ 40 (34 .9± 4.5 )岁为青年组 ,均为男性 ;随机选择42例同期住院的AMI患者年龄 6 0~ 78(6 9.7± 7.5 )岁为老年组 ,男 2 3例 ,女 19例。两组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刘为民  李民凤  陆履佩 《重庆医学》2004,33(7):1096-109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合理使用营养支持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1~2003年期间我科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经济承受能力分为营养支持组34例,对照组46例予标准饮食加用静脉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前白蛋白较入院时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亦有上升.治疗组死亡2例,占5.88%(2/34),余32例平均14.36d好转;对照组死亡8例,占17.39%(8/46),余38例平均28.46d好转.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加上抗心衰的其它治疗措施的综合治疗有利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无创性方法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能力。方法:将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门诊及住院的334.例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84例,1级组83例,2级组85例,3级组82例。纳入标准是根据1997年WHO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受试者取坐位进行测试,对心音信号采用8KHZ采样,量化精度为8位,通过心力监测仪生成数字心音图。记录运动前后心脏活动所产生的振动信号,测量第一心音幅值和6分钟步行试验中步行的距离。同时,计算心力变化趋势(cardiac contractility change trend,CCCT)。心力指标的组间差异的检验采用t检验方法。结果:高血压组6min步行距离[1级组(490.65&;#177;38.00)m,2级组(289.88&;#177;47.00)m,3级组(161.74&;#177;52.00)ml;CCCT比值(1级组8.84&;#177;1.36.2级组4.45&;#177;0.86,3级组1.62&;#177;0.43)。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732.86&;#177;46.00,CCCT比值11.31&;#177;2.22。原发性高血压与对照组之间的心力变化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原发性高血压各组之间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心力变化趋势可以用来作为一个心脏储备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肌炎误诊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73岁,干部.因双下肢乏力、水肿,纳差2周于2002年12月6日入院.入院前2周患者有受凉史,继之出现双下肢乏力、水肿,纳差.开始未就诊,由于病情加重于12月4日在外院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3年,吸烟20余年,高脂血症.在外院查心肌酶谱提示:AST 238 U/L,LDH 684 U/L,CK>6 000 U/L,CK MB 293 U/L,肌钙蛋白弱阳性.Holter监测提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300次/24 h,ST T未见变化.心脏超声提示:左室肥厚,伴顺应性减退.初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建议行冠状动脉造检查,患者因害怕,自动出院后到我院心内科住院.入院查体:T 36.5 ℃,P 95次/min,R 20次/min,BP 140/80 mmHg(1 mmHg=0.133 kPa).步入,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啰音,心界正常,心率95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水肿(+),肌力V级,未见明显肌肉萎缩,病理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