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 998~2 0 0 3年应用TSRH钩/棒系统经后路治疗脊柱胸段骨折1 1例,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1 1例,男6例,女5例,年龄1 7~5 1岁,平均30 5岁。损伤部位:T53例,T74例,T82例,T91例,T1 0 1例。2例合并伤椎上、下位椎体横突骨折,3例存在棘间韧带断裂。1 1例中有6例合并肢体骨折,其中1例合并骨盆骨折。损伤原因:车祸9例,高处坠落伤2例。根据Denis理论骨折分型:前柱损伤1例,前、中柱损伤4例,三柱损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 4d ,平均8 5d。1 1例均术前、术后行正侧位CR片、CT及术前MRI检查,测量脊柱后凸角(Cobb法…  相似文献   
2.
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18例初步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2005年,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50例,其中18例经髂腹股沟入路。术后早期行CPM训练。[结果]本组2例伤口有渗出、换药2周后愈合;2例复位不满意,1年后出现骨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目前对日常生活无大影响,未做处理;1例螺钉误入髋臼;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骨折复位的效果采用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优15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髂腹股沟入路适合于髋臼前壁、前柱骨折及部分双柱、T形和横行骨折的切开复位。只要仔细操作,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取8个新鲜腰骶椎标本,根据处理方法,分为3组。A组:8个完整腰骶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定;B组:A组测试后,切除L3-5 3个全椎板,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即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扩大术(改良术式);C组:B组测试后,将保留的韧带复合体切除,即为传统术式。3组均行轴向压缩实验、三点弯曲实验及扭转实验。2000年6月-2006年6月,收治30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其中男152例,女157例;年龄20~80岁,平均57.2岁。病程3个月~41年。单纯腰椎管狭窄症55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54例,其中合并L4、5椎间盘突出105例,L4~S1椎间盘突出56例,L5、S1椎间盘突出86例,L2、3高位腰椎间盘突出7例。术后采用JOA下腰痛手术疗效评分标准、患者手术满意度及影像学观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轴向压缩实验:前屈时,A、B组应变、应力、轴向位移均小于C组(P〈0.01);轴向刚度大于C组(P〈0.01)。后伸时,A、B、C3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弯曲实验:在相同弯矩下,挠度、倾角、弯曲刚度A、C组及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实验:相同扭角条件,B组承载的扭矩大于C组(P〈0.01);相同扭矩条件,B组扭角小于c组(P〈0.01),B组扭转刚度大于C组(P〈0.01)。临床应用结果:术中神经根牵拉伤7例;术后脑脊液漏5例,伤口感染4例,经处理后痊愈。30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年。根据JOA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6.0%;其中优163例,良112例,可34例,优良率89%。X线片未见椎体不稳。患者手术满意度为87%。结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有利于保持脊柱的力学稳定性,疗效佳。  相似文献   
4.
男,48岁.以"腰痛伴双下肢麻木2年,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前2年开始出现腰痛,伴双下肢麻木、疼痛及跛行.疼痛向足跟放射,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接受保守治疗.入院前2个月腰痛及双下肢麻木症状加重,经卧床及理疗等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平日饮食无节制,大量饮酒,食用海鲜及高动物蛋白食物.入院前10年左手各指间关节及右足距舟关节开始出现剧烈疼痛,周期性发作,血尿酸600 μmol/L,依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痛风.长期服用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未遵医嘱控制饮食.数年间痛风石累及掌指、指间、肘、膝、距舟及跖间等多处关节.  相似文献   
5.
股骨干粉碎骨折是高能量损伤的标志,过去很难选择一种好的治疗方法,处理较为棘手,并发症较多。2003年3月至2006年11月我院采用闭合整复顺行钛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23~46岁,平均34.5岁;开放型骨折4例、闭合型骨折2例。均因车肇事致伤,急诊入院。术前行骨牵引,全身应用抗菌素。应用国产钛质带瞄准器的带锁髓内钉固定。取侧卧位,根据X线片精确测量健侧股骨干长度和髓腔狭窄处的直径,选择合适髓内钉。在大粗隆顶点向近端做6~8cm纵行切口,逐层显露直抵梨状窝,开孔在粗隆…  相似文献   
6.
髋臼骨折包括简单骨折型和较复杂的联合骨折型.简单骨折型为伴有横骨折的一个壁或一个柱的孤立骨折,包括后壁、后柱、前壁、前柱和横形骨折;联合骨折型骨折的几何开头较为复杂,如T形骨折、后壁后柱联合骨折、横行和后壁联合骨折、前柱骨折伴半横行后柱骨折、双柱骨折等[1].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手术后功能恢复进行评价。方法对33例髋臼骨折患者的螺旋CT三维重建资料进行分析。发现8例髋臼后壁骨折(均有髋关节后脱位引起),4例前柱骨折,4例髋臼前壁骨折,5例横行骨折,2例前柱伴后方半横行骨折,4例T型骨折,4例双柱骨折,2例后柱骨折。结果8例行髂腹沟入路,19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6例采用上述联合切口,术后复位按Judet评分,本组12例为解剖复位,21例复位满意,晚期有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关节功能按Matta评分法:优12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2%。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的髋臼骨折能明确骨折移位、粉碎程度,能显示整个骨盆的轮廓及立体感,对髋臼骨折手术后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较少见,因胸椎受胸廓固定,不如颈椎与腰椎的活动度大,从而椎间盘退变少见。脊椎术后脑脊液漏在临床上常见,但术后出现张力性脑脊液漏以及并发硬膜下血肿形成脑疝等并发症罕见,目前文献未见报道。1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近2个月双下肢乏力明显加重,行走困难,有踩棉花感,伴双下肢麻木,大小便较前费力。查体:脊椎生理弯曲正常,胸腰椎活动明显受限,T_9  相似文献   
9.
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纤维化与粘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尚无理想的防粘连材料和方法。Key等认为,瘢痕形成来源于椎管前方损伤的纤维环;而LaRocca等提出,纤维化主要由背侧损伤骶棘肌粗糙面的成纤维细胞侵入肌间血肿所致,并创立了“椎板切除膜”理论。20世纪90年代,songer等。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瘢痕组织导致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 ,腰椎手术患者的比率逐年上升 ,腰椎术后失败的患者也就越来越多。美国学者Cherkin等[1]统计该病发病率从 1982年的 10 0 3/ 10 0 0 0 0上升到 1992年的119/ 10 0 0 0 0。我国腰椎手术患者的比率也在逐年上升。从定义上讲 ,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 (Failedbacksurgerysyndrome,简称FBSS)泛指在行椎板切除术或椎间盘摘除术后 ,患者仍有腰痛 ,腿痛或其他不适症状的征候群。基于不同的病理原因与评价标准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FBSS的骨科和神经外科医生总结出许多引起FBSS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