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与慢性胃炎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例经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组)及200例非胆汁反流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炎症程度比较,虽然病例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性;而按照幽门螺杆菌(H.pylori)阴性及H.pylori阳性的分层分析中发现,H.pylori 阴性患者中,病例组炎症程度比对照组重;H.pylori阳性患者,对照组炎症程度比病例组重.结论 胆汁反流与胃炎程度之间的关系在H.pylori阴性及H.pylori阳性患者中不同,在H.pylori阴性患者中,胆汁反流可能加重胃炎程度.而H.pylori阳性患者中,无胆汁反流者胃黏膜炎症程度比胆汁反流者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取得了优于外科手术的良好结果.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5 月应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76例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嗜酸性胃肠炎(E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易误诊.本院消化内科自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误诊6例EC患者.本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 ,病死率高[1] 。常用治疗方法有药物止血、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内镜下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应用垂体后叶素、善得定、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联合垂体后叶素三组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6 4例 ,现分析比较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6 4例中 ,男 5 4例 ,女 10例 ,年龄 2 5~ 6 8岁 ,病程 3~ 8年 ,分为 3组。A组 :垂体后叶素组 15例 ;B组 :善得定组 2 4例 ;C组 :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联合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结肠炎系主要因血管本身的病变和血流灌注不足而致某一段结肠粘模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而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胃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临床罕见。我院消化内科1993-2004年共收治6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结肠炎误诊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月  李柏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95-2896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闭塞性或非闭塞性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结肠缺血性损伤,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早期不易识别。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2/2008年中误诊20例误诊的原因,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虑平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病因复杂 ,部分患者存在胃动力异常并与精神因素有关。 1996~ 2 0 0 0年我科用多虑平、多潘立酮治疗 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组患者均具备以下条件 :( 1)反复发作上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超过 2年 ,每年发病持续 1个月以上 ;( 2 )胃镜检查未发现食管炎、溃疡、肿瘤、糜烂等器质性病变 ,也无上述疾病史 ;( 3 )实验室、X线、B超等检查除外肝胆胰肠道等器质性病变 ;( 4 )除外精神病等全身性疾病 ;( 5 )无腹部手术史。FD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中胆源性因素最常见,尤其是各种原因的胆管梗阻,故去除病因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近年随着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迅猛发展,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早期内镜干预--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已成消化内外科医师的共识.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对24例ABP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EST、ENBD,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1993-01~2004-12嗜酸性胃肠炎误诊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