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3-08诊治的17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HS、LCP、PFNA进行治疗。结果 173例均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DHS组2例出现退钉松动髋内翻,LCP组出现1例钢板松动髋内翻,2例钢板断裂,PFNA组未出现松动断裂。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PFNA组均优于DHS和LCP组(P<0.05),按Parker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DHS、LCP、PFNA优良率分别为87.93%、87.09%、96.22%。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DHS及LCP,其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及缩短术后愈合时间,是治疗老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固定方法 。  相似文献   
2.
李成存  张栋  李敏 《肿瘤》2008,28(2):136-138
目的:检测CD44V6、β-catenin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人骨肉瘤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15例正常骨组织中CD 44V6、β-catenin的表达。结果:骨肉瘤组织中CD 44V6、β-catenin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骨软骨瘤及正常骨组织(P〈0.01);两者的表达分别与骨肉瘤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及2年内死亡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术前化疗无关(P〉0.05);两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CD 44V6、β-catenin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在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过程中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D 44V6、β-catenin可以作为骨肉瘤诊断及其转移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3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_2016年6月入院就诊的3节段以上脊柱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3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2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采用3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治疗,避免了椎弓根螺钉断裂和松动,减少术后并发症感染,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 ,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将胫骨平台骨折 39例 ,按AO分型和塌陷程度分为B、C二型 ;B1 、B2 型主要采用手法整复牵引或石膏外固定 ;B3、C1 型主要采用撬拨复位 ,植骨后采用松质骨螺钉或骨栓固定 ;C2 、C3型主要采用T型或L型髁钢板坚强固定。结果  37例术后获随访 ,按Merchant评分标准 ,优良率达 86 .48%。结论 重建和维持关节面的吻合关系和对线 ,加之早期膝关节功能练习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CD44V6、β-catenin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人骨肉瘤细胞浸润及转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15例正常骨组织中CD44V6、β-catenin的表达。[结果]骨肉瘤组织中CD44V6、β-catenin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骨软骨瘤及正常骨组织(P〈0.01);两者的表达分别与骨肉瘤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及2年内死亡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术前化疗无关(P〉0.05);两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CD44V6、β-catenin在骨肉瘤的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在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过程中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D44V6、β-catenin可以作为骨肉瘤的诊断和预测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髋臼前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自2008年5月-2011年6月共收治髋臼前壁骨折6例,其中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5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均采用Smith-Petersen入路。结果:随访1~3年,平均2年。结果手术治疗组关节功能表现优良者4例,可1例,优良率为80%。非手术治疗的1例关节功能表现优良。结论:骨折块较大、移位比较严重且伴有髋关节前脱位、关节内有游离骨块的髋臼前壁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以Smith-Petersen入路最佳。  相似文献   
8.
CD44V6与β-catenin是两种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多细胞生物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CD44V6主要分布于上皮源性细胞和肿瘤细胞,介导异质细胞间的黏附,与细胞的集聚、淋巴细胞的再循环、淋巴细胞的激活、细胞的迁移、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及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β-catenin介导同质细胞间的黏附,在脊椎动物的身体形成和发育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明,CD44V6、β-catenin在多种恶性肿瘤如骨肉瘤、乳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中表达增高,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成正相关.因此,CD44V6与β-catenin能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及肿瘤的恶性程度,可以作为肿瘤恶性表型的标志,尤其可以作为肿瘤的辅助性诊断及预测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半月板结构与功能的特点使其成为膝关节内最易损伤的组织之一 ,但是半月板损伤急性期诊断十分困难 ,绝大部分得不到确诊。我院自 1996 - 0 5~ 2 0 0 2 - 0 3共收治半月板损伤 96例 ,其中 78例为早期误诊 ,占 6 0 .9% ,观察资料完整的 6 9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 8例 ,女 2 1例 ,年龄 12~ 6 1岁 ,平均 36 .4岁。内侧半月板损伤 38例 ,外侧 31例 ,单纯半月板损伤 2 9例 ,合并内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 2 7例 ,合并股骨骨折或胫腓骨骨折 13例。2 讨论2 .1 误诊原因  1临床医师经验不足 ,不注意了解病史。详细、准确了解病史的重…  相似文献   
10.
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腰椎峡部裂及滑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7- 0 6~ 2 0 0 1- 10采用单锥体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腰椎峡部裂及滑脱 13例 ,均获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18~ 4 9岁 ,平均 31.4岁 ;病程最长 12 a,最短 7个月 ,平均 34个月 ;L4 /52例 ,L5/ S1 11例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1 ] 6 5 %~ 89% ,平均 76 .6 % ,根据Meyerding分类方法[2 ] 术前 °滑脱 5例 , °滑脱 8例。1.2 方法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俯卧位或侧卧位 ,以病椎棘突为正中切口 ,显露病椎椎弓及上下关节突至外侧缘 ,切除上位腰椎下关节的下 1/ 3,即可显露病椎椎弓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