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玉溪市2005年儿童白喉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玉溪市1-7岁儿童白喉免疫状况,2005年对玉溪市3个县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白喉血清抗体检测,从而科学评价儿童免疫接种质量,为有效控制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五苗的接种率调查考核,并采集被调查对象儿童的血清进行白喉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3县儿童669人,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4.77%,保护率为85.50%,抗菌素几何平均滴度(GMT)为0.12U/ml。结论玉溪市儿童接种百白破(DPT)三联混合制剂免疫后,取得较好的血清抗体的免疫保护,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儿童白喉的发病,同时也证实了玉溪市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是可靠的,为控制和消除当地白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玉溪市1~7岁年龄段儿童麻疹疫苗免后抗体产生和维持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被调查的670名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调查。结果:麻疹抗体阳性(≥1:200)率96.72%,几何平均滴度(GMT)1:1004.29,不同年龄段及区县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溪市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儿童免疫接种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1~7岁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均较高,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可靠,能有效地控制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消除玉溪市免疫薄弱环节和免疫空白,以巩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方法该市根据《云南省防止脊灰野病毒输入引起疾病扩散应急扫荡免疫实施方案》于2006年6月26-30日在全市范围内对0-4岁儿童开展了一轮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应急扫荡免疫。结果全市应服苗人数128024人,实服苗人数125025人,报告服苗率97.66%。各县区报告服苗率本地儿童在95.11%-98.61%之间,流动儿童在97.51%-100%之间;“零”剂次儿童登记,本地儿童0岁组所占比例为98.87%,而流动儿童0岁组所占比例为59.79%,1岁以上占40.21%:现场非正式快速评估服苗率97.35%(294/302人),不同居住形式:本地儿童调查服苗率97.40%,流动儿童97.27%,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服苗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05);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P〈0.05)。本地儿童零剂次比例为3.13%,流动儿童零剂次比例为11.8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P〈0.05)。结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仍然是薄弱环节,是该市常规免疫工作的难点问题,也是消除脊灰野病毒输入的主要关注对象。因此,加强“零”剂次免疫儿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是继续维持无脊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996~2004年玉溪市免疫接种数据报告质量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客观评价计划免疫接种率的真实水平。方法对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进行可信性分析,对各疫苗间累计应种数进行逻辑分析,用抽样调查接种率评估报告接种率的真实水平。结果1996~2004年玉溪市四种疫苗[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抽样调查接种率与监测报告接种率的结果相符;84个评价值中有66个可信,占78.6%,17个可疑,占20.2%,1个不可信,占1.2%。结论玉溪市计划免疫接种统计报告基本规范,结果可信,但应种对象数、接种完成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报或重报,接种率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基层应种对象掌握不全面,接种数据完整性及数理逻辑性存在问题,应对基层业务人员进行定期专项培训,进一步科学规范管理以全面改善接种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飞速发展及医学服务模式转变的今天,作为免疫规划的窗口工作人员,只有掌握与受种对象及其监护人的沟通技巧,科学、严谨地宣传、告之疫苗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推动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创建沟通的外部环境心情受环境的影响,环境可由心情营造,好环境可诱发出好心情,好心情可幻想出好环境,环境与心情可相互转化,心情与环境常能互相促动。整洁、明亮、布局合理的办公环境,醒目儿童玩具的摆放,卡通图片的设置,健康卡通宣传电教资料的播放,然而有序的工作流程,集观察和游乐儿童游戏区域的设置,都会为工作人员和接种儿童及监护人创造出好的心情,利于有效的沟通。充分发挥亲和力注重个人外部形象的表达:良好的个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我区首次采用ELISA法对我区三县(市)1083例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进行测定的情况,结果提示,0岁组儿童及40岁组成人抗体阳性率偏低(75%、79.5%);人群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1岁组、10岁组儿童抗体水平较高(90.7%、92.7%),与我区基础免疫接种率的提高及7-19岁儿童脊灰疫苗普服相符合。经血清学测定表明,我区人群脊髓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玉溪市犬伤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伤后处理情况。方法分析2007年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狂犬疫苗接种者的相关信息。结果以7~9月份犬伤暴露人群最多;致伤人群男女比为1.12:1;最小年龄为6个月,最大为85岁,0~20岁致伤人数最多,占45.13%;致伤部位主要为上肢和下肢,占89.43%;致伤程度中以轻微咬、抓伤或舔及黏膜者为主,占90.67%;致伤人群狂犬疫苗的全程5针次接种合格率和24h内及时接种率均达90%以上。结论玉溪市近年来犬只数量在不断增加,犬伤人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自冷链合作项目启动以来,计划免疫在玉溪市已系统运行20年,相应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2000年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计划免疫的投入得到了良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玉溪市2003年基础免疫、加强免疫接种现状及计划免疫工作实施情况.方法对辖区随机抽取6个县按WHO推荐的"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分别以县、乡、村为单位对基础免疫(1岁组)、加强免疫(1.5岁组、4岁组、7岁组)的各年龄段分别抽取7名适龄儿童进行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调查评估.结果建卡建证率100%,卡证符合率87.1%,且坝区县高于山区县;基础免疫常规四菌接种率高于90%,坝区县均达到95%以上,山区县最低为88.0%;乙肝疫苗坝区县96.2%,山区县78.4%,坝区县明显高于山区县(χ2=11.94,P<0.001).加强免疫常规三苗接种率大于85%.计划免疫以外流脑、乙脑、甲肝三苗接种率均较低,初免接种率平均分别为46.7%、32.3%、29.1%.不合格接种占总调查人数的27.43%,卡证不符和未接种因素所占比例最大,且各因素间差异非常显著.结论玉溪市计划免疫接种率仍处于高接种水平,但山区县与坝区县存在明显差异,刚纳入免疫规划管理的流脑、乙脑、甲肝疫苗接种指标较低,是玉溪市免疫接种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免疫规划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接种卡、证的规范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0.
百日咳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它遍及世界各地,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据WHO报告,在实施EPI前每年大约300万儿童死于百日咳,实施EPI后发病有所减少,但仍约有60万儿童死亡。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发病显著下降,到1988年发病率降至3.06/10万。本市白实施计划免疫后,发病率也逐年下降。为进一步了解本市接DPT后的抗体水平,促进免疫合格率提高,对红塔区、华种宁县部分儿童进行百日咳血清抗体水平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