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李庆博  胡继红  刘华  祁芳  韩行普 《中国康复》2021,36(11):661-664
目的:评价肌内效贴治疗新生儿上干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部分参考依据。方法:新生儿上干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22例,随机分为肌贴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肌贴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并全程接受肌内效贴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测试臂丛功能综合评价、粗大运动功能测试A区(GMFM-A)评分以及神经肌电图检测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波幅值。结果:2组患儿在治疗3个月后,测试结果均优于治疗前测试结果(P<0.05)。治疗3个月后,肌贴组患儿臂丛功能综合评价、GMFM-A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肌贴组的肌电图检查显示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对新生儿上干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上肢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机械通气患儿早期活动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早期活动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7月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收治的50例3~14岁机械通气患儿作为试验组,在常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基于儿童悬吊运动(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系统的躯干控制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45min/次),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儿童悬吊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躯干控制训练(20min/次),两组均治疗1次/天、5天/周,共计3个月。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88,GMFM-88)D区、E区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变化情况;运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儿腹直肌、竖脊肌、腹外斜肌、臀大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观察患儿肌肉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R)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在GMFM-D、GMFM-E、BBS评分及CR值上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改善GMFM-D、GMFM-E及BB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视网膜血管直径和分叉角度与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208例(413眼)为卒中组,以同期同年龄段未患有脑卒中者64例(128眼)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患者的一般情况、吸烟和饮酒史以及血压、血脂情况;以视...  相似文献   
5.
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不稳定型骨折,这种骨折易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或引起骨不连等相关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有多种针对此类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在应用,每种方法均有优劣且尚无明确的金标准。手术方式通常分为骨折端的固定和喙锁间的固定,临床医师也会根据患者的损伤情况而制订两种方式的联合固定方案,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克氏针、Knowles针、锁骨钩钢板、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缝合锚、喙锁螺钉、纽扣钢板等。本文针对锁骨远端的解剖特点,骨折的分型,治疗原则及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侧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并分析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88例176眼单侧中度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组)及51名51眼健康对照者(B组),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量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PSV与EDV比值(S/D)。A组中同一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又分为颈动脉狭窄侧(A1组)、非颈动脉狭窄侧(A0组),分别比较A1组、A0组和B组受试者眼部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评价各参数诊断阈值及效能,同时分析各参数与中度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A1组受试者OA中PSV(t=3.16,P=0.020)、EDV(t=3.39,P=0.011)均低于B组,A1组受试者OA中PI(t=3.33,P=0.010)、RI(t=9.92,P<0.01)、S/D(t=3.95,P<0.01)均高于B组;A1组受试者CRA中PSV(t=16.60,P<0.01)、EDV(t=11.58,P<0.01)、S/D(t=2.77,P=0.016)均明显低于B组;A0组受试者OA中PSV(t=6.26,P<0.01)、EDV(t=3.66,P<0.01),CRA中PSV(t=4.37,P<0.01)、EDV(t=3.55,P=0.001)均高于A1组。A0组受试者OA中PI、RI、S/D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CRA中S/D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OA中EDV(OR=4.219,95%CI为1.410~12.092,P=0.010)、RI(OR=7.756,95%CI为3.876~15.522,P=0.001)、S/D(OR=3.969,95%CI为3.208~3.597,P=0.003)中OR值均大于1。其中RI对中度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99,最佳诊断临界值为0.655,敏感度为88.6%,特异度为66.7%)。结论 单侧中度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眼血流呈低速高阻力型改变,OA中EDV、RI、S/D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OA的增高可能与脑卒中发生风险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置远端单螺钉钢板系统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一男性成年志愿者的锁骨,使用Solidworks、Mimics19.0软件处理获得前置远端单螺钉钢板及解剖锁定钢板两组锁骨钢板模型,后用ANSYS17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加载并记录分析两种固定方式在轴向压缩、三点弯曲、扭矩旋转的加载条件下的骨折位移和最大应力。结果:在轴向压缩载荷下,两组模型的整体最大等效应力及整体骨折最大位移无显著差异(P>0.05);在三点弯曲载荷下,两组模型整体最大等效应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整体骨折最大位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顺时针扭矩载荷下,两组模型整体最大等效应力及整体骨折最大位移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逆时针扭矩载荷下,两组模型最大应力有统计学差异(P<0.05),整体骨折最大位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置远端单螺钉钢板系统在模拟肩关节活动的情况下,比解剖锁定钢板更易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但两组钢板模型都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前置远端单螺钉钢板可以为治疗复杂特殊的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