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院从 1992年 6月~ 1998年 6月共收治酒醉后颅脑外伤患者 32例 ,其临床特点、病情判断及诊断治疗均与一般颅脑外伤有所不同。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5例 ,伤前均有大量饮酒史 ,其中男30例 ,女 5例。年龄 18~ 5 2岁 ,平均年龄 2 5 .8岁。醉酒后至受伤时间 12~ 135分钟 ,平均 32分钟。车祸伤 2 5例 ,坠伤 6例 ,击打伤 9例。1.2 临床表现 呼出气、呕吐物均有强烈的酒味。轻型 16例 ,昏迷时间在半小时以内 ,有轻度头晕、头痛 ,神经系统无明显改变 ,CT检查无明显异常者。中型 10例 ,昏迷时间在 12小时以内 ,有…  相似文献   
2.
3.
4.
李展兴  张雷 《现代保健》2010,(32):82-83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骨髓腔等改良再植术治疗无适宜静脉吻合的手指末节断指的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笔者所在医院66例(76指)住院治疗的远端无适宜静脉吻合的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患者采用扩大骨髓腔、吻台一侧指固有动脉,术后联合应用β-七叶皂甙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76指中70指再植成活,6指坏死,再植成功率达92.1%。结论对于远端无静脉吻合的指末节离断伤,采用扩大骨髓腔、吻合一侧动脉、术后联合应用β-七叶皂甙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对末节断指微循环的建立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末节断指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社区小儿龋齿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保健措施。方法于2013年、2014年分别对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社区3~6岁小儿进行龋齿检查和危险因素调查,探究小儿龋齿流行趋势及发病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提出社区预防保健措施。结果 2014年小儿龋齿发病率(66.39%)低于2013年小儿龋齿发病率(71.97%);小儿男性龋齿发病率(65.80%)低于女性发病率(7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加,小儿龋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吃甜食、喜吃酸食、咀嚼习惯、刷牙频数及饭后漱口为小儿龋齿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小儿龋齿随着年龄增加上升,女性多于男性,且近两年呈下降趋势,喜吃甜食、喜吃酸食、咀嚼习惯、刷牙频数及饭后漱口为影响小儿龋齿发病主要危险因素,通过社区针对性预防保健可降低龋齿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方法对1998年-2006年收治的17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和总结。结果17例内固定失败中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9例,加压钢板3例,"V"形髓内针2例,梅花钉3例。结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时未遵循生物力学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可靠的外固定、粉碎性骨折一期植骨,术后正确功能锻炼,是减少和防止内固定失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末节断指再植存活率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119例末节断指再植患者的相关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参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损伤情况是一致的,丹参组的断指存活情况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有较低的坏死率和较高的完全存活率。结论结果表明丹参组可以提高断指的存活率。从某种意义上提示复方丹参可能对微循环的建立有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未注册托幼机构水痘疫情暴发的原因,为完善托幼机构水痘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两起未注册的A、B幼儿园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情暴发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控制疫情。结果 A幼儿园水痘发病10例,涉及4个班级,罹患率5.7%(10/174),流行期36 d。暴露者水痘疫苗1针次接种率54.7%、2针次接种率2.9%;B幼儿园发病7例,涉及1个班级,罹患率16.3%,流行期15 d。暴露者水痘疫苗1针次接种率65.1%,2针次接种率0%;两所幼儿园均未做好传染源隔离、环境消毒及宣传教育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结论信息报告不及时、不严谨、病例发现和隔离不到位、消毒不彻底和疫苗接种率低,是未注册托幼机构水痘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组蛋白脱乙酰化酶2(HDAC2)、白介素1β(IL‐1β)与一氧化氮(NO )在骨性关节炎发病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HDAC2、IL‐1β以及应用硝酸还原法测定NO在51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试验组)关节滑液中的含量,并与26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分析 HDAC2和IL‐1β及HDAC2和NO在膝骨性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HDAC2、IL‐1β和NO三个指标在骨性关节炎关节滑液中表达较对照组的关节滑液中的表达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HDAC2与IL‐1β和NO的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r=08.72、08.24,均 P<00.1)。【结论】HDAC2可能是炎症因子IL‐1β和NO的趋化因子,其可能与促进骨性关节炎的局部非感染性炎症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末节断指再植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 将近6年笔者所在医院206例住院治疗的末节断指再植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β-七叶皂甙钠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β-七叶皂甙钠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断指存活情况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有较高的完全存活率和较低的坏死率.结论 β-七叶皂甙钠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提高末节断指的存活率,对末节断指微循环的建立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