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理学为基础医学骨干课程,是医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基础课。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常因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其次为脑血管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痉挛、血液病等所致。主要表现为突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伴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为特征。我科通过对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病情观察、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等,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CA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CTX 500mg/m^2,iv,d1.8;ADM 40mg/m^2,iv,d1;DDP40—50mg,iv,d3,4,5。21d为1个周期,连用3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22例,CR2例,PR12例,NC5例,PD3例,总有效率为63.6%。毒性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结论 CA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雷米普利联合应用和单用氯沙坦与雷米普利对延缓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20例用氯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B组20例用氯沙坦治疗,C组20例用雷米普利治疗,共治疗4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电解质的改变。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有所下降,A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氯沙坦与雷米普利联合应用对延缓肾衰竭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0.5%溴敌隆中毒致全身多脏器出血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123-123
目的重视急性溴敌隆中毒的严重并发症和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观察急性溴敌隆中毒患者用一般中毒抢救措施和应用维生素K1治疗的疗效。结果急性溴敌隆中毒出血并发症严重,且潜伏期长,易反复,单用一般中毒抢救措施效果欠佳。结论延长治疗时间和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可获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李小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104-105
目的 观察口服铁剂-力蜚能与蔗糖铁注射液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3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口服铁剂组和静脉铁剂组,每组15例.口服铁剂组口服力蜚能0.15,qd,连用4周.静脉铁剂组用100mg蔗糖铁注射液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透析过程中静脉输入,1周两次,连用4周,总计8支(1g).两组患者均使用rhuEPO治疗,剂量为100U/(kg.周),皮下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口服铁剂组和静脉铁剂组间患者的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贫血程度及血清铁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静脉铁组Hb水平(78.6±10.3vs87.6±13.4,P<0.05)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口服铁组Hb(78.2±10.5vs81.6±13.6)较治疗前无明显升高.治疗后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组两组之间的Hb水平有统计学差异(87.6±13.4vs81.6±13.6,P<0.05),研究期间两组患者EPO的用量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肝功能正常,均无明显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国产静脉用注射蔗糖铁对于贫血及铁代谢指标改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可以有效纠正伴有缺铁的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22岁。于入院前七天因生意失误、出现燥躁不安、言语错乱,四处游走。家人认为精神病于3天前给予口服五氟利多每次80mg,三/日。服药后第二天上午烦躁不安加剧,呈躁狂状,并多次要去拿刀砍杀家人。为此,家人将其四肢及腹部用铁链固定在床上,并继续强行服用五氟利多至总量达480mg。入院前一天下午出现神志不清,全身强直,大小便失禁,在当地治疗无效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生后早期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迁移的方式以及与时间的关联性。方法:选用生后1(postnatalday1,P1)、3、10、14、21d的SD大鼠各3只,雌雄不限。常规灌流固定,完整取出脑组织,使用恒冷冰冻切片机切脑片,片厚10μm。脑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结果:(1)SD大鼠生后1~2周,白质区可见圆形、阿米巴样、初级分支状小胶质细胞,数量由少到多,至P10达高峰;灰质区细胞呈多形性改变,以初级分支状细胞为主,数量逐渐增多;(2)小胶质细胞迁移入脑的路径主要有脑室、脑膜和血管路径。迁移方式为"切线式"迁移和"放射状"迁移。结论:(1)SD大鼠生后早期小胶质细胞一直处于连续的、动态的发育过程,至P21接近成熟;(2)在此阶段,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或初级分支小胶质细胞沿白质通路迁移,P10达迁移和增殖的高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50例门诊和住院部接受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为观察组, 20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且术后病理报告为正常宫颈组织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酶标聚合物(LDP)法]检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两组缺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评分以及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鳞癌Ⅰ期、宫颈鳞癌Ⅱ期)缺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评分。结果 观察组缺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评分(1.94±0.58)分高于对照组的(1.10±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Ⅰ期患者的缺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评分(2.10±0.31)分明显低于宫颈鳞癌Ⅱ期患者的(2.60±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缺氧诱导因子1α阳性表达评分(1.46±0.51)分明显低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1.87±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诱导因子1α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分期有关,其表达水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怀化市区41岁以上部分人群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怀化市区41岁以上部分人群血脂现状及血脂异常情况。方法以2004至2005年来本院健康体检41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4219例为观察对象,测定项目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果本组人群血脂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1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各年龄组高胆固醇血症多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41~60岁年龄组男性为29.5%,女性为36.3%,6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为41.0%,女性为50.6%。高甘油三酯血症41~60岁年龄组男性为28.4%,女性为10.9%,6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为19.5%,女性为15.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者男性约15%,女性约5.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水平者男性约22%,女性约37%。结论怀化市区41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比例较高,预示动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增加。必须向居民大力宣传饮食结构的合理安排,防止血脂异常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