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李富慧 《医学信息》2005,18(9):1214-1215
腹型癫痫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癫痫临床类型,是不同病因引起的颞叶或间脑,视丘下部发作性功能紊乱。临床以发作性植物神经症状为主,其表现复杂多样,常与内脏疾病混淆,因此易造成误诊。兹将我科近年收治的诊断明确的1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8倒,女性4例年龄3岁8个月-13岁。病程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疾病患者的病症,探索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相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某院38例患者,对他们的病例资料以及相关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探索其临床特征和相关治疗措施。结果:患者中有一定比例的青壮年,其中毒原因为酒精中毒;其他患者的中毒原因包括油漆、有机磷、痢特灵等。经过治疗后,9例患者被治愈,18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9例患者的病情出现好转,2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在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治疗时,通常会使用B族的维生素以及能量合剂,改善患者的微循环。根据患者的病情还可以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重症患者应该加强护理看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2013-06—2016-02我接收治的2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组,123例非血管性痴呆患者为对照组。CT扫描检查2组脑白质疏松情况、梗死病灶特征及位置等基本信息。比较2组基本资料、血管性疾病情况、生活习惯、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及脑梗死发病部位。结果 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及吸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史及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丘脑、枕叶、顶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基底节、颞叶及额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化程度、年龄、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吸烟、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基底节、颞叶及额叶脑梗死均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临床应了解患者是否具备以上指征,从而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李富慧 《医学信息》2010,23(17):3213-3214
笔者于2006年8月~2008年7月用自拟通瘀理气汤加减治疗脑震荡后遗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多发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6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高压氧组(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T-II)和醛固酮浓度,并与正常组22例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氧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血浆肾素犤(0.19±0.01)μg/(L·h)犦,AT-II犤(45.09±22.85)ng/L犦和醛固酮犤(92.66±13.49)ng/L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犤(0.31±0.05)μg/(L·h)犦,犤67.78±9.75)ng/L犦,(102.30±33.82)ng/L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有利于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其机制与显著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2001-01~2004-08对住院68例不同原因所致的三、四脑室积血扩张铸型病人,采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或并行后颅凹钻颅血肿清除疗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8例病人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6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0例,病史平均4年,68例在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而确诊。1·2出血部位其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4例,尾状核出血破入脑室6例,小脑蚓部出血破入脑室10例。1·3出血破入脑室类型三脑室铸型血肿20例,四脑室 三脑室铸型扩张血肿48例。1·4症状体征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头晕、偏瘫、意…  相似文献   
7.
李富慧 《医学信息》2005,18(7):826-827
目的观察抑肽酶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106例脑出血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分类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出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抑肽酶7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治疗。结果脑实质出血治疗组血肿面积明显缩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组病程短,症状恢复快,并发症少,脑脊液于8-12d恢复正常,对照组病程长,症状恢复慢,并发症较多,脑脊液恢复多在2-3周。结论抑肽酶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抑肽酶可明显改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境障碍进行研究。方法:对某院2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分析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心境障碍情况。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中,发生焦虑和抑郁心境障碍的患者占到很大的比例。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很容易出现心境障碍情况,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分析多序列MRI在急性期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共49例,患者均进行了多序列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序列MRI扫描在检查急性脑出血中的价值。结果共31例(42.85%)患者出血灶T1WI中呈现为等信号,边界不清,呈现略低信号者9例(18.36%),环状低信号者9例(18.36%)。T2WI序列中,多数患者图像表现为血肿区域高信号,其中存在混杂信号,26例(53.06%)患者可见周边高信号水肿带,相对较窄,1例(2.04%)患者灶周水肿带呈明显高信号,伴中线移位。T2FLAIR为极低或低信号,3例(6.12%)患者T2FLAIR呈现外高内低信号;DWI序列中血肿中央为极低信号,周围存在中度水肿呈现明亮高信号,边界欠清,13例(26.53%)患者可见小片状稍长T2信号。12例(24.48%)患者血肿区中央出现极低信号,周边局部高信号区范围增宽,合并存在局部低信号区。结论多序列MRI检查可有效显示急性期脑出血的出血部位及信号特征,成像质量高,可为临床治疗提高有效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