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2013~2015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伴高血压患者1年后卒中发生情况,评估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随访1年,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发生卒中分为卒中组和非卒中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495例房颤伴高血压患者,CHA2DS2-VASc≥2分466例,74例启用了抗凝治疗,抗凝治疗率14.9%,发生缺血性卒中45例,卒中发生率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房颤伴高血压患者中年龄、女性、吸烟是1年缺血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治疗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成都地区房颤伴高血压患者1年缺血性卒中发生率较高,抗凝治疗率低,抗凝治疗能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年龄、女性、吸烟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4 ~ 2015 年成都地区瓣膜性心脏病(VHD)伴心房纤颤(AF)患者的一般资料、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及卒中一级预防的现状及预后,为进行有效的卒中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方法 选取2013年12 月-2015 年4 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VHD 伴颤且未发生脑卒中的233 例住院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按照病因分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AF 组(n =126)、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伴AF 组(n =82)以及其他瓣膜性心脏病AF 组(n =25),对3 组中影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以及一级预防方法和现状进行分析并随访2 年,观察患者的干预方法是否对脑卒中有预防作用。结果 3 组在年龄分布、性别以及房颤类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房颤类型以持续性房颤为主;89.3% 的患者有左心房增大;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一级预防的干预措施中风湿性VHD 组以抗凝为主,其中(74.8%)使用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退行性VHD 组以抗血小板(57.3%)为主;采用CHA2DS2-VASc 评分来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高风险人群共173 例(74.3%);风湿性VHD 组高风险人群以抗凝99% 为主,退行性VHD 高风险人群则以抗血小板为主58.9%。在预防干预后随访2 年,未坚持卒中一级预防的患者中11.1% 出现脑梗死,坚持卒中一级预防的患者中发生脑梗死比例为0.5%。结论 退行性VHD 合并房颤患者比例较前增加。VHD 合并房颤的患者大部分属于高卒中风险人群,使用华法林药物抗凝仍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主要方法。药物抗凝、手术方式抗凝均能够有效的预防VHD 合并房颤患者的2 年内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