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炎症状态是影响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透析与炎症的关系,以及微炎症在透析患者病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正血管钙化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其心血管事件发生和猝死的重要原因。在慢性肾脏病病因中,高血压肾病已成为第三位,而高血压可以导致动脉血管硬化,引起心血管事件发生,有研究表明动脉血管硬化是机体异位钙化的最常见部位[1,2]。因此,研究高血压肾病患者中血管钙化具有重要意义。血管钙化是由多因素参与的主动调节过程,调节机制比较复杂,主要调节机制为钙化激活和钙化抑制,分别由相应的因子参与。胎球蛋白A就是钙化抑制因子之一,对异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方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2例再次行剖宫产,剖宫产率为84.7%;剖宫产术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阴道分娩者(P<0.05);阴道分娩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的出血量(P<0.05);行剖宫产术和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孕妇首先要选择阴道试产,严密观察各项指标,进而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再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血透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异位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往的研究报道了各种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的优缺点及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工作中作发现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异位的并不少见,现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2004年346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3 中医药治疗进展IgAN虽是常见病,但迄今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案。笔者认为针对IgAN在临床与病理表现的多样性,发病机理的多种因素,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病理相结合,分析可能的发病诱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有利于优势互补,可提高疗效,延缓病情的进展。3.1血尿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治疗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CHVHF治疗的烧伤后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CHVHF治疗使用PRIS- MA机器及M100高通量血滤器,血管通路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抗凝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置换液为前置换,流量4~4.5 L/h。测定治疗前后心率、体温、平均动脉压、氧饱和度、pH、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碳酸氢根、血肌酐、尿素氮,血钾、钠,氯,血乳酸等。结果:16例患者中存活7例。经CHVHF治疗后,患者血氧改善,血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HVHF治疗后体温、心率降低,血压升高。10例合并高钠血症和7例合并高乳酸血症的患者,血钠和血乳酸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CHVHF用于救治烧伤后MODS患者疗效确切,在清除毒素的同时,可提高肺换气功能,稳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8.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其对透析效果及患者长期存活具有重要影响。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首选,但其对自身血管条件的要求较高。尿毒症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导致血管条件差、自体血管吻合困难。IMPRA透析血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非诺贝特单独治疗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临床及治疗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脂药物引起横的纹肌溶解症多由他汀类药物所致,单独由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十分少见.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非诺贝特单独治疗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资料,探讨临床及治疗特点,以加深对非诺贝特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危害性和早期诊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平衡型氨基酸透析液,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9例,透析2~3次/w,实验采用自身交叉对照设计,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1月后,再应用平衡型氨基酸透析液1月,分别观察血液生化指标、血浆蛋白、肾功能以及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血浆氨基酸谱显示绝大部分游离氨基酸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恢复到与健康人相仿的水平;平衡型氨基酸透析液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尿酸等。肾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电解质及钙、磷没有明显的变化;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转铁蛋白(Trf)等较前无明显变化,但β2微球蛋白(β2-MG)和超敏C反应蛋白(SCRP)则较应用前有明显的降低(P〈0.01和P〈0.05)。结论平衡型氨基酸透析液能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氨基酸丢失,部分改善其体内的氨基酸代谢紊乱,同时有可能减轻体内的微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