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不损伤伸肘装置的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对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病例进行手术过程分析和疗效观察.结果 49例获得6~37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需外固定,肘关节功能早期恢复良好.肘后无硬性瘢痕,皮肤滑移和肱三头肌滑动良好,优良率89.8%.结论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不仅能保护伸肘装置,利于肘关节功能早期良好恢复,而且能理想地满足各种肱骨髁间骨折的复位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2007年3月我科收治的30例得到完整随访资料的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的新鲜锁骨外端不稳定骨折23例,陈旧性锁骨外端骨折骨不连患者2例,Tossy grade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5例。结果:3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46个月,平均27.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按照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标准。疗效优28例,良2例。结论: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靠,不损伤关节面,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胫骨平台骨折205例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各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2007年3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205例,根据Schatzker分型予以不同的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1~41个月,疗效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139例,良44例,中17例,差5例,优良率为89.3%。结论根据骨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解剖复位、可靠固定、植骨及适时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跟骨骨折的治疗经历了"非手术-手术-非手术"的曲折过程,治疗方法很多,非手术治疗难以解剖复位,外形及功能恢复达不到满意效果.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开放复位内固定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治疗病例的增加,不少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让骨科医生备受困扰.自2001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73例81足,全部采用外侧壁重建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背景:纳米科技的发展和对自体红骨髓的深入认识为治疗骨不连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探讨经皮注射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红骨髓微创治疗兔尺骨骨不连的可行性.方法:取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尺骨不连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于骨不连处经皮植入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生物活性纳米骨浆、自体浓缩红骨髓或不做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术后进行X射线片检查并进行放射学骨愈合评分,12周动物处死后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放射学评分显示新骨形成的速度: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组>生物活性纳米骨浆组>自体浓缩红骨髓组>空白对照组(P<0.01).生物力学测定显示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形成新骨的生物力学强度高于生物活性纳米骨浆(P<0.01),但低于正常骨组织(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组新生骨量较多,骨不连处形成了新的骨性连接;生物活性纳米骨浆组新生骨量多,骨不连处有软骨团形成,部分形成骨性连接;自体浓缩红骨髓组有部分软骨样组织形成,无骨性连接;空白对照组尺骨骨不连处纤维组织形成,无骨性连接.结果提示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后具有一定的骨诱导作用,注入体内后成骨速度、形成新骨的质量及力学强度明显优于单纯的纳米骨浆或红骨髓,可用于经皮注射修复实验性骨不连.  相似文献   
7.
克氏针微创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穿针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9年2月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9~45岁,平均28.8岁;右侧4例,左侧2例;受伤到治疗时间6h~12d,平均4.5d。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经皮穿针治疗。按照Rockwood胸锁关节评分法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6例获得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6个月。术前得分(7.00±0.89)分,术后得分(13.17±1.72)分;优5例,良1例。无局部感染、术后疼痛、脱位复发、断针、退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克氏针经皮穿针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8.
经肱三头肌两侧人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损伤伸肘装置的经肱三头肌两侧人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经肱三头肌两侧人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3例病例进行手术过程分析和疗效观察。结果49例获得6~37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需外固定,肘关节功能早期恢复良好。肘后无硬性瘢痕,皮肤滑移和肱三头肌滑动良好,优良率89.8%。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人路,不仅能保护伸肘装置,利于肘关节功能早期良好恢复,而且能理想地满足各种肱骨髁间骨折的复位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人路。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2008年7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并发拇长伸肌腱断裂1例.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76岁.因跌摔伤以左手掌撑地,致左腕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患者伤后半小时来院就诊.X线片检查示桡骨远端骨折,骨折移位明显,关节面碎裂.复位前检查有左拇指伸指不能,考虑肌腱断裂可能,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复查X线片示骨折复位可,再次检查仍有左拇指伸指不能.给予完善检查,5 d后行拇长伸肌腱探查,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中见拇长伸肌腱在IAster结节处呈切割样断裂,Lister结节桡侧骨沟内可见不平整的骨块.  相似文献   
10.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4例Bennett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nnett骨折是第一掌骨骨折中常见的损伤之一,治疗不当常影响拇指功能, 导致手部功能障碍.我院于1998年1月至2008年4月对24例Bennett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