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双钢板内固定与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接受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进行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1年HSS肘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年HSS肘关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例出现异位骨化,实验组仅有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与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内固定效果,其中Y型钢板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双钢板固定后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可以满足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康复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1年2月至2006年8月,治疗Pilon骨折72例,男42例,女30例,开放骨折16例,闭合骨折56例,根据Ruedi—Allgower分类,Ⅱ型骨折34例,Ⅲ型骨折38例。对开放骨折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闭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应用Bourne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8—54个月,平均24个月。72例疗效为:优39例,良24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可取得较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7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随访时间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按Sanders等提出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4%,并发髋内翻3例。结论: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6年7月,在关节镜监视下应用MIPPO术治疗Pilon骨折38例。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9例,Ⅱ型21例,Ⅲ型8例。结果:本组病例伤口均I期愈合;术后随访平均20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根据Mazur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4.2%。结论:关节镜监视下MIPPO术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围术期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择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5例65岁以上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术前并发症、手术相关风险因素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5例术后病死率为2.4%,18.8%的老年骨科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与术后出现并发症密切相关的风险因素是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神志状况、手术类别。结论正确评估老年骨科患者围术期的的风险因素,积极调整手术方式,对其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在小腿后外侧设计逆行切取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对26例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病例进行逆行转位修复,皮瓣血管蒂长度最长16cm,皮瓣面积最大可达18cm×12cm。结果25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皮缘浅表坏死。随访3~24个月,皮瓣质地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便,成功率高,可做为足跟、踝、足背中部以近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的合适供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随访2003年1月~2007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必要时植骨治疗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30例,共43足。术中侧位X线透视观察B6hler角和Gissane角,Btir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的恢复情况。所有病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5足,良12足,可6足。优良率为86%。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协助下经皮插入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32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I~VI型)行膝关节镜探查监护下骨折复位,缺损处植骨,恢复平台完整性,小切口经皮插入支撑钢板固定。结果本组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8例(87.5%),良3例(9.4%),可1例(3.1%)。总体优良率96.9%。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8例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内固定术,28例行单侧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术中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2例,无神经损伤加重病例。参考中华骨科学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3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7.3%。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应根据每一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于年轻、单节段及旁侧型的椎间盘突出症者选择单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严重椎管狭窄或合并椎间不稳的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1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锁定钢板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状况。结果运用骨折分类与功能评定标准(Neer评分标准)对21例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进行评价,其中优13例(61.90%),良6例(28.57%),可2例(9.52%),无差病例,优良率达到90.48%。结论锁定钢板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内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好、患者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