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讨论研究短期内使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对比剂所导致肾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与影响。方法将我院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50例患者于手术前23 d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B组患者于同样时间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比较两组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肾功能变化等指标。结果生化指标检查比较显示术前两组生化指标检查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肌酐值以及抑光素曲线显著升高,术后第2天两项指标下降较为明显基本恢复术前水平;另外超敏C反应蛋白曲线于手术后1 d持续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肾血流灌注不足,保护肾脏;同时具有抗炎以及改善内皮作用。术前进行短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肾功能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采用泛基因型与特异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方案精准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基因1b型CHC患者75例,其中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泛基因型DAAs治疗,即19例接受索非布韦/维帕他韦口袋,15例口服索磷布韦/达拉他韦;41例研究组接受特异基因型DAAs治疗,即23例口服艾尔巴韦/格拉瑞韦,18例口服奥比帕利/达塞布韦。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比较两组超快速病毒学应答(SRVR)、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结果 在治疗12周末,研究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1.9±4.1)U/L和(32.5±4.1)U/L,与对照组[分别为(32.7±4.2)U/L和(31.9±3.7)U/L,P>0.05]比,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SRVR、RVR、EVR和SVR分别为87.8%、97.6%、100.0%和100.0%,与对照组(分别为88.2%、94.1%、100.0%和100.0%)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索非布韦/维帕他韦治疗患者SRVR、RVR、EVR和SVR分别为84.2%、100.0%、100.0%和100.0%,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治疗患者分别为86.7%、93.3%、100.0%和100.0%,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患者分别为91.3%、100.0%、100.0%和100.0%,奥比帕利/达塞布韦治疗患者分别为88.9%、94.4%、100.0%和100.0%,四组所有病毒学应答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对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应用的无论是泛基因型还是特异基因型DAAs方案治疗基因1b型CHC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是否可以不区分感染病毒基因型选择药物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β2-微球蛋白(β2-MG)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治疗,同时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尿L-FABP、β2-MG水平,收集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并根据观察组患者是否发生早期肾损伤分为肾损伤组与非肾损伤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尿L-FABP、β2-MG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尿L-FABP、β2-MG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尿L-FABP、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38例发生早期肾损伤,66例没有发生早期肾损伤。肾损伤组尿L-FABP及β2-MG水平均高于非肾损伤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尿L-...  相似文献   
4.
朱霞峰 《当代医学》2014,(31):93-94
目的比较老年期高血压与老年前期高血压患者临床上肾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前期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80例同期收治的老年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各期高血压患者的病程、最高血压、最低血压和血清尿素氮浓度(BUN)、血清肌酐浓度(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观察组患者中I期高血压病程为(7.25±4.23)年,II期高血压患者病程为(16.37±1.86)年,III期高血压患者病程为(19.77±0.88)年,高血压分期越高,病程越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最高血压和最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的Scr均逐渐上升,Ccr逐渐下降尤其是II期和III期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期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下降比老年前期患者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与心肌微循环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和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就诊住院的109例心绞痛患者和54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根据WHO分级标准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44例、UA组65例、健康组54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抑制法、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cTnI、CK-MB、CRP水平,并记录其阳性检出率。UA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入院时的Braunwald分级标准另分为Ⅰ级低危险组20例、Ⅱ级中危险组23例、Ⅲ级高危险组22例,对比各危险组患者血清cTnI、CK-MB、CRP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并分析UA组患者血清cTnI、CK-MB、CRP水平与心肌微循环状态关系。结果 UA组、SA组与健康组的血清cTnI、CK-MB、CRP水平及其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均呈UA组>SA组>健康组变化(P<0.05)。高危险组、中危险组与低危险组的cTnI、CK-MB、CRP水平及其阳性检出率、病变血管支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险组、中危险组与低危险组CTFC值由高到低呈高危险组>中危险组>低危险组变化(P<0.05)。UA组中cTnI、CK-MB、CRP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发生血管病变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结果为阴性者(P<0.05)。结论 UA患者血清CK-MB、CRP水平较SA患者及健康人群高,其血清水平上调可能预测心肌微循环状态不良,临床监测上述指标对其具有重要诊断及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