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2010~2012年南京地区儿童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征以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南京市儿童医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分布特点、药敏结果。结果3年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004株,分离率为2.9%;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及咽拭子;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外科、重症监护室等;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等耐药严重,对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等耐药性较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之一,其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2021-2022年南京地区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原的分布和规律,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的8 855例患儿结合性别、年龄、季节和临床诊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 855例患儿血清sIgE阳性率为59.87%。 食入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前3位依次为牛奶(35.00%)、蛋白(34.00%)和坚果混合(13.19%);吸入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前3位依次为户尘蟎(28.28%)、粉尘螨( 27.56%)和霉菌混合(23.50%)。除牛奶和狗毛屑外,男孩其他过敏原sIgE阳性率均高于女孩(P<0.05)。3岁以下患儿以食入性过敏原为主,牛奶、蛋白是主要的过敏原;3岁以上患儿则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户尘螨、粉尘蟎和霉菌混合是主要的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夏季阳性率最高,冬季阳性率最低,除猫皮屑、狗毛屑及德国小蠊(蟑螂)外,其余过敏原阳性率在各季节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入性过敏原常引起患儿皮肤及消化系统问题;吸入性过敏原多累及患儿呼吸系统。结论南京地区常见的过敏原是牛奶、蛋白、 尘螨及霉菌混合,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及疾病的过敏原均存在一定差异。合理、精准检测过敏原可以为患儿提供预防和护理依据,并为临床提供诊疗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纯亮  钟天鹰  戈建军  常勇  张义成 《江苏医药》2012,38(14):1714-1715
近年来,脂质代谢紊乱已被公认为许多临床高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糖尿病、肾病、肝脏疾病及肥胖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代谢性疾病呈不断年轻化趋势[2],儿童健康现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比较儿童代谢性疾病中LDL-C、HDL-C及其比值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一氧化氮(NO)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川崎病患儿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硝酸酶还原法分别检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MMP-9和NO水平,同期检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川崎病组和健康组MMP-9含量分别为(765.33±178.31)ng/L和(380.43±138.24)ng/L,NO含量分别为(39.13±6.24)μmol/L和(32.1±3.08)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4,P<0.01)。结论 MMP-9和NO在川崎病急性期明显升高,两者在川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是川崎病早期重要的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儿童细小病毒B19的感染及其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住院的110例急性白血病儿童的临床资料,把110例儿童分为两组:第1组:60名已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儿童;第2组:50例新发现的、未接受化疗急性白血病儿童;第3组:选取100例性别、年龄均匹配的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细小病毒B19 DNA,ELISA法检测以上3组儿童的血清细小病毒B19 IgM抗体。结果①在110例患儿中,细小病毒B19 DNA和(或) IgM阳性的为61例,阳性率为55.5%;对照组均为阴性。②第1组细小病毒B19 DNA和IgM阳性率分别为28.3%和33.3%;第2组细小病毒B19 DNA和IgM阳性率分别为42.0%和52.0%。③细小病毒B19感染的急性白血病儿童贫血发生率为73.8%,无感染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2.9%( P<0.05);细小病毒B19感染的急性白血病儿童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68.9%,无感染儿童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6.7%( P<0.05)。结论50%左右的急性白血病儿童存在细小病毒B19感染;新发现、未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儿童更容易存在细小病毒B19感染;细小病毒B19感染是急性白血病儿童红细胞系和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