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子宫浆膜下巨大血肿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 2 5岁 ,住院号 1415 0。因停经 9个月余 ,阴道少量流液 1小时伴腰酸于 1997年 2月 2 0日入院。查体T36 9℃ ,P 78/min ,R 2 0 /min ,BP 2 0 / 13kPa ,心肺正常。宫高 30cm ,腹围 95cm ,先露头 ,胎位LOA ,胎心率 140 /min。肛诊 :宫颈管未消失 ,宫口未扩张 ,先露头棘上 3cm ,胎膜已破。入院诊断G3 P0 孕 38 5周LOA ,胎膜早破 ,中度妊高征。入院后给予 2 5 %硫酸镁 10mL每日 1次肌注 ;安定 10mg ,静推 ;开搏通 2 5mg每日 3次口服等治疗。次日 ,因胎膜早破 17小时宫缩不规则 ,宫口开大 1cm ,B…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诊治妊娠物残留2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腔内妊娠物残留临床多见,发生原因多见于人流不全或药流不全,造成人为的稽留流产。稽留流产亦较多见,产后胎盘残留也时而发生,尤其剖宫产术后胎盘残留发生,给临床处理带来难题。以往的处理只能行盲目清宫或超声引导下清宫,但有些患者常多次清宫仍不能清除残留物,机化、粘连的组织增加临床处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朱福梅  石怡兰 《嘉兴医学》2000,16(4):222-223
目的:研究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发病率和危害性。方法:对本院妇科门诊疑似病人行阴道分泌物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解脲支原体阳性569人,阳性率35.9%,解脲支原体阳性占妇科门诊总数的5.2%,占女性生殖道炎症的19.3%。结论:解脲支原体已成为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一个新的病原体,在妊娠期可引起流产、死胎等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息肉阴道超声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多见 ,发生率为 5 .7% [1] ,因息肉组织在宫腔内致诊断较为困难 ,应用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 ,方便、快捷 ,准确率较高。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3月我院共收治 4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共 47例 ,年龄 2 2~ 6 2岁 ,40~ 5 0岁占74% ,1例绝经 7年。1.2 方法 用SSA - 2 2 0A实时凸型超声诊断仪 ,阴道探头PVG - 6 0 1V ,频率 6 .0MHz。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进行纵横斜多角度扫查 ,同时均予宫腔镜检查 ,并取组织 ,作病理切片 ,确诊后再行治疗。超声诊断与腔镜直视诊断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微型吸宫器终止早早孕(孕31 d~45 d)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型吸宫器对600例早早孕妇女进行子宫内膜及孕囊负吸法终止妊娠,并与常规人流组、药物流产组对比,观察完全流产率、术中疼痛、出血量、术后出血等问题.结果完全流产率改良微型吸宫器组与药物流产组有显著差异(P<0.005),与常规人流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痛率改良微型吸宫器组与药物流产组、常规人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术中出血量改良微型吸宫器组平均为4.3ml,药流组平均为9.7 ml,常规人流组平均为9.5 ml,改良微型吸宫器组与药流组、常规人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改良微型吸宫器终止早早孕技术,手术简单,无损伤,腹痛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无术时术后并发症,易被受孕妇女接受,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方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对中青年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未绝经的子宫良性疾病并需行子宫切除术的中青年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性激素水平及围绝经期综合征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27和3.11,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9、0.95、0.67、-0.33,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FSH、LH、E2、P水平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8、-0.21、1.65、0.20,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对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与传统子宫切除术相比不会增加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子宫出血和阴道流液是妇科常见病 ,宫腔镜检查对大多数子宫腔内疾病可作出诊断 ,对有指征的病人进行宫腔镜检查 ,宫内异常的检出率从28.9%提高到70% [1],作者对我院经宫腔镜检查后与病理诊断对照的105例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4月~2001年6月我院行宫腔镜检查术117例 ,患者平均年龄44岁。平均孕次2.47次、平均产次1.39次。施术对象主诉有异常子宫出血63例、阴道流液35例、虽无自觉症状 ,但B超见子宫内膜异常19例。病程<1个月19例、1~6个月51例、6~12个月32例、病程≥1年15例。其中宫腔镜术后组织送病理检查105…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下腹壁小横切口手术后腹壁血肿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2000年4月~2006年3月本院经腹子宫切除手术1526例中出现的腹壁血肿7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的血肿都发生在下腹壁小横切口手术。结论:腹壁血肿是下腹壁小横切口手术的并发症之一,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作者为探讨宫腔镜在计划生育疑难手术中的价值,对608例患者行宫腔镜手术,取得较好效果,作者认为宫腔镜用于计划生育疑难手术是安全、有效,是首选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院为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大出血的并发症,近几年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1833例,切口愈合好,亦无晚期产后大出血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