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年Conn 氏首次报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其临床和化验特征为高血压、低血钾、血和尿中醛固酮增多及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原醛增多的醛固酮主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SARS冠状病毒棘突蛋白受体结合部位S1的免疫原性,为SARS的实验诊断和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用克隆有哺乳动物细胞密码子优化的SARS-CoV S1基因的质粒pcDNA3.1/S1或P-S1Ig转染293T细胞,用细胞的上清液纯化S1蛋白。以pcDNA3.1/S1质粒对BALB/c小鼠进行2次基因免疫,以纯化的S1蛋白进行加强免疫。用ELISA法检测小鼠抗SARS-CoV的特异性IgG抗体,并在Vero E6细胞上做体外中和实验,检测中和抗体。结果 S1蛋白诱导小鼠产生抗SARS-CoV的特异性抗体;1:1499.68稀释的S1蛋白免疫的小鼠血清可保护50%的细胞对1000TCID50的病毒攻击,而阴性对照血清不能保护细胞对病毒的感染。结论 SAPS冠状病毒棘突蛋白受体结合部位S1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具有高效保护作用的中和抗体免疫反应,可望发展成为理想的SARS棘突蛋白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构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必要性及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基本特征、组织构架和理想目标等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医院中青年医务科技人员成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医院中45岁以下的医务科技人员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成才因素组成组比较t检验,χ^2检验,逐步判别分析法,发现了一些地成才具有显著作用的因素,如基础、专业知识,外语程序,观察、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并建立了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5.
作或复习1974~1979年间未经治疗即行剖腹探查及脾切除术的何杰金氏淋巴瘤225例,其中男性占64%。术前分期(Ann、Arbor 法,1971年)以临床表现、胸片、淋巴管造影、放射性核素、肝、脾、骨扫描和骨髓活检为依据。225例中Ⅰ期56例、Ⅱ期106例Ⅲ期63例。手术后有35%的病例原分期  相似文献   
6.
我院通过大动物实验 ,在取得肝脏冷灌注 ,下腔静脉、门静脉———上腔静脉血液转流 ,快速切取肝脏及半离体肝切除 ,异体原位肝移植经验的基础上 ,于2 0 0 0年 6月 2日为一名患者实施了同种原位肝移植 ,手术经过顺利 ,术后供肝成活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受体情况患者男 ,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5~8、9~12及13~16周疗程罗布麻茶对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流变的作用。13~16周组治后1′及5′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3.04±14%→35.53±11%;59.99±17%→47.56±17%;均P<0.01)。13~16周组治后血球压积下阵,(41.8±5.3→39.4±4.6,P<0.01),全血粘度略下降。建议用罗布麻茶作为保健饮料时必须长期服用而不能求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8年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18例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结果18例患者12例戒酒出院,6例效果不佳。结论重视社会支持系统的心理教育等护理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加强和提高患者的生活信心及其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控制和预防复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展心理、专科、饮食护理。给予心理调节,保持血压稳定,保护肢体和皮肤,加强口腔护理及保持大小便通畅。恢复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适当锻炼。结果28例中基本痊愈15例,部分恢复8例,死亡5例。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1955年Conn氏首次报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其临床和化验特证为高血压,低血钾,血和尿中醛固酮增多及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原醛增多的醛固酮主要来自肾上腺醛固酮分泌性腺瘤(以下简称醛固酮瘤)(1,2),及时摘除本腺瘤,原醛症状即告消失,故对醛固酮瘤的准确诊断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于1986年7月-1987年5月手术治疗22例原醛,术前曾采用下列四种检查方法:腹部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核素扫描,超声和CT,本文就以上各方法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手术与病理结果并复习有关文献对各方法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