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5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2~72岁,平均40.7岁;病程1~14d,平均5.6d.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创伤较大,并发症多.采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我院采用突出物内局部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施健  曾启龙  费强 《浙江临床医学》2014,(12):1985-1986
目的:探讨MRI与CT影像特征在原发性脑淋巴瘤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与CT影像学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17例单发病灶,2例多发;25个病灶,包括幕上24个与幕下1个,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螺旋CT诊断的深度病灶阳性率为91.07%,表层病灶阳性率为48.21%,MRI诊断的深度病灶阳性率为83.93%,表层病灶阳性率为37.50%,螺旋CT诊断阳性率高于M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临床检查诊断分析,MR或CT均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起到较好的提示作用,准确率高。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与CT表现各具特点,能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病变的术前诊断常需进行下肢动脉血管的DSA成像,影像诊断上也必须有完整的下肢动脉图像。由于照射野及影像增强器尺寸的限制,通常造影时只能对下肢进行分段逐次造影,造影图象质量虽然很好,但是病人接受的X线剂量和使用造影剂量明显增大,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延长了造影时间。自我院PHILIPS V-5000数字减影机于1999年投入使用以来,我们应用其几种血管跟踪(Bolus Chase)模式进行6l例下肢动脉造影,效果非常好,下面就对此功能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轴向旋转DSA在肢体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V5000数字成像系统对58例四肢血管行多轴向旋转DSA检查,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旋转DSA影像均避开了多支血管的相互重叠,较好地显示病变处血管的起源、走向、分布、轮廓及假性动脉瘤的瘘口。结论:多轴向旋转DSA技术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供血血管和分支结构,多方位、清晰地显示迂曲血管分支的走行、正常解剖和异常改变,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高压注射器采取三种不同注射方法获取的cT增强影像的评价。方法使用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和StellantD型高压注射器。注射流率4.0ml/s,注射对比剂总量80ml。300例胸部cT增强扫描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各100例。甲组使用单管只注射对比剂,不注射生理盐水冲洗;乙组注射对比剂后随即注射生理盐水冲洗;丙组双管同时注射对比剂和生理盐水。评测方法采用ROC曲线和cT值测定法。结果甲组有放射性伪影79例(占79%)、无放射性伪影21例(占21%);乙组有放射性伪影52例(占52%)、无放射性伪影48例(占48%);丙组有放射性伪影46例(占46%)、无放射性伪影是54例(占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简高压注射器以A筒60%、B筒40%成比例同步注射时,干扰主动脉内部结构观察的上腔静脉高密度放射性伪影较采用单筒高压注射方法少,与双筒前后注射方法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电脑中频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腕管综合征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军  曾启龙 《四川中医》2006,24(12):103-103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电脑中频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电脑中频中药离子导入进行一疗程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2例。结论:针刺配合电脑中频中药离子导入能有效治疗腕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胶原蛋白酶髓核化学溶解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治疗方法,不能忽视其各种并发症,这种疗法的效果在早期尤其是注射后1~2个月最为明显。Wintermantel(1985)在对34例突出椎间盘内注射酶后突出物增大,1周后有2/3、6周后有1/4仍存在突出物增大现象。6个月后除13例病人行手术治疗外,其余病人突出物均小于胶原蛋白酶注射前。因此化学溶核术后6个月症状不缓解,即认为失败,对其发生的并发症应予高度重视和警惕。应很好选择适宜病例,正确掌握适应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仰卧支点加压侧屈位片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脊柱柔韧性的价值.方法 (1)实验研究:在同侧2个支点A-B与对侧1个支点C之间放置塑杆作压力测试,支点C位于支点A-B的中点时对塑杆加压,测量支点C加压后塑杆A侧端投影的移位数;A-C距离加倍时重复前一次的加压试验.分析加长力距对降低压力强度产生的影响.(2)临床研究:45例(男16例,女29例)AIS患儿术前检查包括全脊柱站立位正位X线平片、支点侧屈位和卧位侧屈位片,测量脊柱侧凸Cobb角,并计算带结构性弯曲的主弯柔韧性.结果 (1)支点A-C距离为25 cm,在支点C加压,压力定量刻度数分别在测量尺的1和2格时,塑杆投影移位分别为5 cm和10 cm;支点A-C距离为50 cm,在支点C加压,压力定量刻度数分别在测量尺的1和2格时,塑杆投影移位分别为8 cm和15 cm;加压支点间距越长,使塑杆投影移位的力越小.(2)45例患儿的卧位侧屈位与支点加压侧屈位片比较:男性组Cobb角分别为28.6°±4.4°、16.70°±4.6°,柔韧性分别为47.6%±8.1%、69.4%±8.5%;女性组Cobb角分别为24.5°±2.7°、12.6°±2.4°,柔韧性分别为53.4%±5.2%、76.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AIS患儿的脊柱主弯的柔韧性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仰卧位支点加压技术可弥补仰卧侧屈位片主动矫形力的不足,是一种简便、安全、能准确地评价侧凸脊柱柔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