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正>获得性骨肥大(SAPHO)综合征是累及皮肤和骨关节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临床特征包括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1]。1987年风湿病学家CHAMOT等[2]首次提出了SAPHO综合征概念。SAPHO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国外报道SAPHO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04%[3],国内尚无发病率相关报道[4]。SAPHO综合征罕见且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SPECT/CT骨显像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SAPHO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病例女,58岁,因“四肢麻木乏力3年,伴腹胀2年入院”。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麻木乏力,持续不能缓解,以双肘、双膝关节以下为主。2年前开始出现腹胀,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腹水,给予利尿对症治疗,后因心包积液、腹水多次于我院治疗,腹胀有所缓解,仍有反复,四肢麻木乏力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患者自起病以来,体质量减轻约4 kg。2013年发现甲状腺功能减低,口服优甲乐治疗。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低磷骨软化症骨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比较低磷骨软化症与多发骨转移恶性肿瘤患者年龄、性别、血钙、碱性磷酸酶(ALP)、尿酸等水平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1例低磷骨软化症(A组)与20例多发骨转移恶性肿瘤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患者骨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钙、ALP、尿酸等水平的差异。结果 骨显像显示,A组以肋骨及四肢骨受累最常见,肋骨表现为散在点状核素浓聚,病灶大小、浓聚程度基本一致,股骨、膝关节、踝关节多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核素浓聚,也可表现为单侧浓聚;B组以脊椎、骨盆受累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病灶分布无规律,大小及浓聚强度不一,可呈点状、条索状、团块状核素浓聚,肋骨病灶常沿着肋骨走形呈条索状核素浓聚。A组ALP水平、肌酐水平显著高于B组,而尿酸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尿酸、ALP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71.0μmol·L-1、208.5 U·L-1,对应诊断低磷骨软化症敏感度分别为81.1%、86.0%,特异度分别为100.0%、85.0%。结论 低磷骨软化症骨显像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但有时仍与多发骨转移较难鉴别,结合患者病史及ALP、尿酸水平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在世界范围内,估计有860万结核患者,仅在2012年造成130万人死亡[1]。肺外结核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占结核患者的15%~20%[2]。胃结核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均不常见,其发病率尚无明确的报道[3],通常与肺结核或免疫缺陷状态相关[4]。胃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被误诊。笔者遇到原发性胃结核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6岁,患者因上腹胀痛5d于2011年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