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更换集尿袋频率与尿路感染发生的关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每天更换集尿袋与否的分组对照观察,评价其对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计算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尿液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阳性率及取尿管后尿频尿急症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70例)各有2例经尿袋放尿口取样的尿液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数〉200/ml(x^2=0.214,P〉0,05)0分别有5例和7例大肠杆菌〉10^5/ml(x^2=0.050,P〉0.05);其中分别有5例和4例取出导尿管后有尿急、尿频症状(x^2=0.004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在尿液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阳性率及取尿管后尿频、尿急症状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每天更换集尿袋对留置尿管患者尿液中细菌生长、尿路刺激发生,没有显著的预防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围手术期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以更好地实践"以健康为中心"护理理念.方法 对100名围手术期患者家属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焦虑现象,护理干预可取得一定效果.结论 对围手术期患者家属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有助于手术患者控制不良情绪,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对病人术前禁食禁饮进行合理化安排,使病人能以良好的状态应对手术、顺利地度过术后康复期.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病人按医生分组的床号分为两组,观察组按照本院麻醉科医师规定的禁食禁水的时间执行,对照组按目前护理人员通知禁食禁水时间执行.比较两组禁饮、禁食时间,术中、术后呕吐或误吸,手术前后血糖值,SAS心理评分,以及口渴、饥饿的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呕吐或误吸,手术前后血糖等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均>0.05);禁饮、禁食时间较对照组短, SAS 评分,口渴、饥饿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均<0.01).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禁食禁饮的管理及多部门合作,此研究证明术前禁食禁饮合理化安排可以改善病人的主观感受,减少口渴感,改善围手术期的代谢状态,同时并不增加麻醉插管风险和误吸风险,使病人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手术、有利于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