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2005年9月~2008年3月,我们对6例经颈椎手术发生呃逆患者,根据其病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排龈术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龈技术在口腔临床中,尤其是在固定义齿修复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也可应用于楔状缺损修复时,以获得良好的充填体边缘[1]。固定义齿修复成功取决于良好的设计及精密的制作。牙体预备及印模制取是修复成功的关键,而排龈又是牙体预备及印模制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作者就近年来排龈术的发展及应用状况,作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发生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掌握无偿献血者不规则同种抗体发生率,有利于及时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完全抗体,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产生被动免疫给以后的输血带来困难。为了解天津地区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携带情况,我们对天津市16691名无偿献血者采用polybrene微孔板法技术进行不规则抗体发生率的调查。1材  相似文献   
4.
稳定性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咀嚼肌肌电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进行稳定性咬合板的可逆性咬合治疗,然后利用肌电图仪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咀嚼肌(TA和MM)的肌电情况,分析探讨用稳定性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例咀嚼肌功能紊乱患者,在稳定性咬合板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分别用肌电图仪对其咀嚼肌(TA和MM)进行肌电检查,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咀嚼肌活动不对称指数情况。结果:戴入稳定性咬合板3个月后,颞肌前束与咬肌的MPP和ICP高电位降低(P〈0.05);最大紧咬时双侧咀嚼肌总体不对称性指数(Astot)、双侧颞肌不对称性指数(ASTA)和双侧咬肌不对称性指数(ASMM)均降低(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通过稳定性咬合板进行咬合治疗后,使患者双侧咀嚼肌的MPP和ICP高电位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最大紧咬时双侧咀嚼肌活动不对称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